《國際產業》歐美競相開發這項產品 降低對陸依賴、加速EV普及
目前的電動車採用鋰離子電池,其主要成分爲爲鋰、鈷、錳和高級鎳,而這些原料的價格飆漲甚高,因此許多公司希望能夠克服技術限制,採用鈉和硫這類更便宜、更大量存在的原材料取代鋰離子電池。
展望未來,在2025年之後問世的電動車可能轉向鈉離子電池(sodium ion battery)或鋰硫電池(lithium-sulfur battery),採用鈉、硫這些蘊藏豐富、價格低廉的陰極材料,使其價格可能只要現在鋰離子電池的三分之一,這表示未來中產階級以外的人也能買得起電動車。
儘管西方國家的生產商亟欲彎道超車亞洲競爭對手,但這樣的前景仍然取決於柏林Theion、英國Faradion以及美國Lyten這些新創公司在電化學(electrochemistry)方面能否實現突破性的進展。
這些較新的電池化學物質仍有必須克服的問題,例如,鈉離子電池的儲電能力不夠,而硫電池易於腐蝕且不夠持久。儘管如此,仍有十多家新創公司吸引了數百萬美元的民間和政府資金投入新型電池的開發。
目前,電池生產由中國取得主導地位,包括原材料的開採與提煉。根據英國顧問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中國目前擁有全球75%的鈷精煉產能和59%的鋰加工產能。
英國鈉離子電池新創公司Faradion執行長James Quinn表示,我們仍然依賴中國的材料供應鏈,就全球地緣政治的影響來看,這將對能源安全、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構成挑戰。
該公司在去年被印度信實集團(Reliance)以1.17億美元收購之前,曾經從Innovate UK獲得超過100萬美元的政府補助。
汽車製造商預期約莫到2025年,供應瓶頸就會影響汽車生產,因此開發新材料電池顯得刻不容緩。
英國政府投資的新電池技術培育計劃「Faraday Battery Challenge」負責人Tony Harper表示,汽車產業越來越擔心鋰、鈷、錳和鎳的供應,因此開發新的化學物質至關重要,我們認爲未來的情況可能非常、非常困難,而開發新材料將減輕這個壓力。
不只是歐美新創公司,亞洲的電池巨頭也已經着手開發採用新化學物質的電池。中國寧德時代此前宣佈擬於2023年開始生產鈉離子電池。韓國LG Energy Solution則計劃於2025年開始生產鋰硫電池。
新創公司表示,他們已經在與主要汽車製造商洽談,其中一些正在積極測試那些可能讓電動車在2030年以前走向大衆市場的新電池。福特F150 Lightning電動皮卡總工程師Linda Zhang表示,未來將出現更多電池化學材料,不善用這些新材料是愚蠢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