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一年內風雲變色 蘋果市值跌破2兆美元

在需求減弱的陰霾籠罩下,週二蘋果股價下跌3.74%,收在125.07美元,創下2021年6月以來新低,市值跌至1.99兆美元,僅略高於微軟的約1.8兆美元。

日經新聞日前援引消息人士報導,蘋果以需求減少爲由,已通知中國供應商本季減產AirPods、Apple Watch和MacBook零組件,成爲在iPhone 14手機之後,最新傳出的砍單消息,也加劇投資人對全球經濟放緩與通膨高漲可能打擊蘋果設備需求的擔憂。

此外,Exane BNP Paribas分析師Jerome Ramel以中國廠減產爲由,將蘋果股票評級從「優於大盤」調降至「中性」,並將其目標價從180美元調降至140美元,加劇了拋售壓力。該分析師將蘋果2023財年iPhone手機出貨預測從2.45億支下修至2.24億支,考量來自主要代工廠鴻海的供應鏈問題,以及消費者購買高檔手機的意願降低。

諷刺的是,在2022年初的同一天(1月3日),蘋果股價站上182.86美元,市值首度突破3兆美元,成爲全球第一家達到這個重大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反映出投資人相信蘋果將不斷推出高利潤產品,而消費者也仍將願意砸大錢買單。

蘋果市值在2018年8月首度跨過1兆美元,並在2020年8月首次突破2兆美元,4年內市值大幅成長了2倍,當時分析師看好其後市仍然大有可爲。

根據Refinitiv調查,在消費者需求減弱的擔憂籠罩下,分析師平均預估蘋果去年10~12月季度營收下滑1%,爲該消費電子巨頭自2019年1~3月季度以來營收首見衰退。

Bokeh Capital Partners分析師Kim Forrest表示,蘋果向來偏重高檔設備的客羣,但即使是這個族羣也可能受到萬物齊漲的影響。

但即便去年股價下跌27%,蘋果仍爲長期股東帶來可觀的報酬。從共同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於2007年推出第一支iPhone手機時就買進並持有蘋果股票的投資人所獲得的報酬率超過4,000%,這還不包括股利。同一期間,標普500指數的投資報酬率爲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