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制裁將拖累中國經濟復甦腳步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遭到國際制裁,中國態度模擬兩可,經濟復甦的腳步也會因此將受到影響。圖爲基輔居民涌入車站搶搭最後一班開往利沃夫的火車,以躲避迫近的戰火。(圖/美聯社)

由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貿易商和買家,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到國際經濟制裁下,將讓中國受到沉重打擊。中國政府官員已預測未來的經濟面臨更嚴峻的形勢。

《美國之音》報導說,目前對俄國制裁措施推高了原油價格,這將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經濟限制也可能會影響中國和俄羅斯每年1470億美元的貿易。向俄羅斯實體的資金轉帳無法再以美元計價,而目前86%的國際貿易以美元計價。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最近一次記者會上說,「今年外貿壓力非常巨大,形勢也非常複雜嚴峻。」德國柏林的墨卡託中國研究高級經濟分析師甘傑克(Jacob Gunter)表示,「中國公司現在是進退兩難」。如果中國的母公司與俄羅斯保持商業聯繫,那麼,在美國或在歐盟運營的中國公司可能會成爲制裁的次級影響的受害者。

報導指出,中國的聯想和滴滴兩家公司最近宣佈停止在俄羅斯的業務,在中國社交媒體上遭到嘲笑和批評。其他中國公司也擔憂,如果切斷與俄羅斯的聯繫,就會失去國內市場。

能源進口占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2/3,能源支付不受俄羅斯禁用SWIFT的影響。專家還預計,中國受影響的最大的將是輸入性通貨膨脹。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 說,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很多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如果通脹形勢加劇,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能源貿易被切斷,那麼影響會更大。

不過,威廉姆斯說,戰爭也爲中國提供了一些經濟機會。因爲許多國家無法與俄羅斯交易,中國進口能源的談判將處於有利地位。西方商品禁止出口到俄羅斯,也會讓中國供應商取而代之。

報導表示,多年來,中國一直試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並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幾個交易夥伴簽署了貨幣互換協定。2015年,北京推出了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這是一個國際人民幣支付和清算系統,作爲SWIFT的替代品。目前,有17家俄羅斯銀行與CIPS系統相連,但CIPS的使用也僅限於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雙邊交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