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美國繼續“澆油”助燃俄烏戰火

新華社莫斯科4月28日電 題:美國繼續“澆油”助燃俄烏戰火  新華社記者黃河  隨着一項擱置數月的對外援助撥款法案日前在美國國會通過,拜登政府接連宣佈向烏克蘭提供新的軍援。分析人士認爲,美國恢復援助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烏克蘭在戰場上面臨的困境。與此同時,這種“澆油”之舉將激化地區局勢,使俄烏之間的戰火越燒越旺。

軍援作用有待觀察

美國國會參議院23日表決通過總額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撥款法案,其中608.4億美元用於援助烏克蘭。美國總統拜登24日簽署該法案,並行使行政權力批准一批價值10億美元的援烏武器,包括多種彈藥和戰車等。這批武器來自美國國防部庫存,預計將較快運抵烏克蘭。  美國國防部26日宣佈一項價值60億美元的對烏額外安全援助,包括適配“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和“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的導彈,以及能使烏軍現有防空系統與西方援助系統實現整合的裝備。這批援烏武器需要向美國武器製造商採購,預計數月甚至數年後才能交付。  自今年2月俄軍奪取烏東部重鎮阿夫傑耶夫卡後,前線形勢開始朝着對俄軍有利的方向發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等高層頻頻對媒體表示,烏軍面臨嚴重困境,急盼美國通過援助撥款法案。  儘管美國恢復軍援讓烏方有了一些底氣,但撥款法案援烏資金中的大部分用於補充美軍自身軍備和支援北約盟友的資金以及對烏經濟援助,再加上美國軍工企業產能有限,不少援烏武器交付緩慢,美方這批援助能否改變烏方戰局還有待觀察。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美國新一輪對烏援助不會改變戰場形勢。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伊利亞·克拉姆尼克說,新一輪美國援助中只有一小部分會直接送到烏克蘭,對烏克蘭扭轉戰局的幫助非常有限。俄軍事專家亞歷山大·米哈伊洛夫也認爲,美國援助能給烏克蘭帶來一種“局勢或將改變”的希望,但事實上戰場局勢“仍對俄羅斯有利”。

戰火燒至基礎設施

分析人士指出,俄軍近來明顯佔據上風是美國急於通過對烏援助法案的重要原因。俄國防部27日通報說,20日至27日,俄軍在哈爾科夫、頓涅茨克、扎波羅熱等多地擊退烏軍進攻,奪取多處居民點並佔領更有利陣地。不過,儘管俄軍火力佔優,但烏軍依靠堅固工事防守,俄軍要取得重大突破也非易事。在正面戰場膠着之時,最近俄烏都把對方能源、軍工等基礎設施作爲打擊重點,這表明衝突範圍還在繼續擴大。  俄國防部長紹伊古23日說,俄軍將加強對烏境內西方武器物流中心、儲存基地的打擊力度,以應對美國及其盟友對俄構成的威脅。根據俄國防部27日的通報,俄軍過去一週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及無人機等,打擊了烏能源工業設施、軍工綜合體、鐵路設施、防空系統、軍火庫、燃料庫、無人機和無人艇生產維修車間等目標。26日深夜至27日凌晨,烏最大私營能源企業頓巴斯燃料和能源公司旗下4座火力發電廠遭俄方導彈襲擊,受損嚴重。  烏克蘭方面,《烏克蘭真理報》24日報道說,烏方使用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石油公司位於斯摩棱斯克州的兩座油庫,導致油庫設施起火、人員疏散。烏國家安全局說,俄能源設施爲俄國防工業和軍隊提供支持,是烏“合法”打擊目標,烏方將繼續實施此類襲擊。  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俄烏將繼續打擊對方基礎設施。特別是隨着美西方向烏提供射程更遠的精確打擊武器,烏方對俄境內目標的打擊範圍也會進一步擴大。  此外,俄國防部在4月中旬一次例行通報中首次提及“北部”集團軍,引發外界關注。有分析認爲,俄軍新增部署該集團軍是爲了加強俄烏邊境俄方一側布良斯克、庫爾斯克和別爾哥羅德等州的防禦,遏制烏軍遠程武器和無人機對這些地區的持續攻擊。也有觀察人士認爲,隨着天氣轉暖,俄軍可能正在醞釀更猛烈的進攻,“北部”集團軍所負責區域正對着烏克蘭切爾尼戈夫州、哈爾科夫州和蘇梅州,這些地方可能會成爲俄軍新一輪進攻的主要目標。(參與記者:李東旭、趙冰、鄧仙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