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帶來多重利好

本文轉自:人民網

王禹蘅

過去一年,爲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出臺了一系列便利中外人員往來的新舉措。多國人士表示,在中國生活感受到便利和安全。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發展機遇越來越多,中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爲中國和世界帶來多重利好。

多項舉措爲外籍人員帶來便利

“優化外籍來華人員開立銀行賬戶服務,推動境外銀行卡更方便地綁定支付寶或者微信等。”“推動旅遊景區保留人工窗口,爲老年人和入境遊客在內的廣大遊客提供線下購票等服務。”“積極推動國內主要網約車平臺企業拓展支付渠道,一些企業爲外國朋友提供了‘境外手機號註冊+國際信用卡支付’的服務。”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了《關於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有關情況,多項措施爲在華外籍人員提供了多方面便利。

支付服務屬於最基礎的金融服務,便捷的支付方式對於來華外籍人員不可或缺。剛剛來到中國6個月的馬修說,“從法國來到中國後,我感覺不用帶錢包和現金出門很方便,在線支付簡單、快捷!”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因爲線上支付變得容易,待在中國的一年讓我很舒適。”來自浙江中醫藥大學的留學生庚明說,他從也門來到中國學習,感受到這裡的支付方式簡單、安全。

來自巴基斯坦的海龍已經在中國生活了6年多,從2017年來到中國學習至今,他看到了中國的發展。“從線下購物到線上購物,從現金支付到使用微信和支付寶等手機軟件支付,我發現中國是一個非常方便且技術先進的國家。”海龍說。

多國人士表示,在支付、購物、生活等方面感到越來越便利。一波接一波的利好舉措出臺,彰顯了中國的開放與自信。

免籤政策傳遞對外開放積極信號

外交部領事司日前發佈,爲進一步促進中外人員往來,中國決定擴大免籤國家範圍,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籤政策。截至目前,中國已同157個國家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的互免簽證協定,同44個國家達成簡化簽證手續協定或安排,同23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簽證。

在3月8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正如王毅外長在兩會記者會上所說,我們希望同更多國家共同打造跨境人員往來的快捷網絡,讓中國公民說走就走,讓外國朋友賓至如歸。

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中國出入境旅遊約683萬人次,其中出境遊約360萬人次,入境遊約323萬人次。北京邊檢總站執勤一大隊執勤三隊副隊長吳佼表示,隨着出入境人員增多,北京邊檢總站採取多項措施提升出入境人員的通關效率和通關體驗,“我們要做好政策落實和出入境保障,讓中外旅客都能愉快出行。”

免籤政策爲便利中外人員往來、促進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提供了諸多便利,展現了中國開放包容的態度,傳遞出中國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

高水平對外開放帶來發展機遇

據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同比增長39.7%。高技術產業引資4233.4億元人民幣,佔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比重爲37.3%,較2022年全年提升1.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成爲吸引外資的亮點。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胡鍾中認爲,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正按照既定的節奏、朝着確定的方向,積極主動、有條不紊的邁進。對於外國投資者而言,中國經濟穩定復甦,產業配套能力完備,開放質量躍升,戰略性新興行業、未來行業發展動力強勁,都是長期看好中國的理由。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新領域新模式不斷涌現,相應領域規則的制定和完善成爲全球經濟治理的新熱點。胡鍾中認爲,在此背景下,中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助於積極推動國際經貿規則向着更加公平、公正、透明、合理的方向發展,爲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40多年來,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與世界共享經濟發展成果。中國的開放,是世界的機遇。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對外開放,推進經濟全球化,爲中國的發展注入活力,也爲世界提供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