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亞洲升息估近尾聲 亞債表現可期

投資銀行NatWest Markets認爲,聯準會鷹派可望短期不再主張升息,肯定對那些非常在意美國政策利率走向的亞洲國家,可以暫時鬆一口氣,像是印尼、韓國以及菲律賓央行等。

泰銖換匯交換現在預估未來6個月期間,泰國應只會調升30個基本點,較2月底預測的上升65個基本點要低很多。至於馬來西亞的令吉交換合約中,將來12個月內有可能會調降15個基本點,上週則還是認爲會升15個基本點。

高盛指出,在美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下降之後,亞洲固定收益市場在過去一週上演反彈行情,由此可看出,代表升息的鷹派式微,就像泰國一樣。或者,表示降息的鴿派崛起,如同韓國。

美國公債與亞洲貨幣之間的連動性,在過去一年期間變得愈來愈相反。拿美國兩年期的與彭博社亞洲美元指數來比較,本週是2016年以來最極端的。這也表示,美國殖利率飆升,亞洲匯市恐將出現大規模虧損。

亞洲區通貨膨脹似乎到頂,也是該地債券的另項利多消息。例如,中國大陸、菲律賓、韓國、臺灣以及泰國,2月消費者物價都低於彭博社的彙編資料。同時,也讓這些區域的央行,打消再次升息的念頭。

不過,部分經濟體還是有通膨壓力,像是印度2月物價已連續兩個月都高於預估值。不過,愈來愈少人認爲亞洲國家的利率還會再上升。同時,也代表亞洲債市的表現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