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德國擬降低對陸依賴 貿易往來「不再天真」

出身綠黨的經濟部長首次明確表態指出,更強硬的立場正在轉化爲政策措施。

哈貝克在接受路透專訪時說,中國是一個受歡迎的貿易伙伴,但德國不會允許北京保護主義去扭曲競爭,也不可能在失去商業業務的威脅下,放棄對侵犯人權的批評。

部長強調,「我們絕對不允許被勒索」。

哈貝克說,新戰略的基礎市不再天真,這將反映在德國政府準備中的中國戰略中,而經濟部已經對此做出很大貢獻。德國將變得更加自信。

哈貝克沒有完整地描繪出新措施,但表示,新措施將包括更緊密地審查中國在歐洲的投資,例如對基礎建設的投資。

德國目前的執政聯盟爲中間偏左,立場比前任梅克爾政府更爲強硬。

哈貝克說,由於德國許多產業嚴重地依賴對中國的出口,因此德國必須對新的貿易伙伴和地區保持開放。「如果中國市場關閉了,目前看起來不太可能,德國將面臨嚴重的銷售問題」,部長補充說,經濟部正在推動新的德中政策,目前有很大部分已經準備好。

哈貝克說,「從這一點來看,你將不會再看到天真」。

柏林方面將以更嚴格的眼光審查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而歐洲不應該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目標在收購歐洲的戰略基礎設施,並影響貿易政策。中國希望購買歐洲戰略基礎設施,「我們不應該允許發生這種情形」。

哈貝克暗示,他反對中國的中遠集團收購德國漢堡市的一家貨櫃營運商股權的計劃,顯示對中國收購行動的擔憂,正從科技領域延伸到物流領域。

哈貝克在G7集團於週三和週四在德國舉行會議前夕表示,建立一個統一世界、實現共同貿易的幻想已經結束,「我們必須將貿易政策理解爲一種權力工具,但同時也要當作一種團結的工具」。而美國也不該對中國採取過於保護主義對抗的作法,應該有一共同的標準,適用於所有人,包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