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今年投資什麼好 這五大類出列

●必需消費品類股

在經濟低迷和通膨高漲的時期,由消費者需求驅動的產業往往表現優於大盤。作爲防禦概念股,必需消費品類股在充滿動盪的2022年表現相當亮眼。標普500指數去年以重挫19.4%封關,但消費必需品類股僅小跌3.3%。

雖然現在經濟在技術上還未陷入衰退,但確實氣虛體弱,且通膨壓力會嚴重影響消費者對非必要商品的需求,這表示包括必需消費品類股在內的防禦股是比較安全的選擇,甚至可能再次跑贏大盤。

《富比士》報導,2023年必需消費品首選股包括好市多(Costco Wholesale Corp)和沃爾瑪(Walmart Inc)。

●醫療保健股

醫療保健股向來都是投資人的資金避風港,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因爲通膨而在需要時不看醫生或不吃藥?在經濟面臨逆風之際,具防禦性質的醫療保健股通常能屹立不搖,去年僅收跌4.4%,是標普500指數11大類股中表現最佳的族羣之一。今年經濟情勢仍不明朗,醫療保健股仍可能成爲贏家,聯合健康保險 (UnitedHealth Group Inc)、禮來(Eli Lilly and Co)等生醫股或相關ETF或許是不錯的投資選擇。

●能源股

去年由於需求急升加上供應鏈問題導致價格高漲,讓能源業賺得豐厚的收入與獲利,在其他類股受到重創時,能源股大漲逾50%。

隨着2023年到來,目前能源業的供應鏈幾乎無法滿足需求。專家表示,如果當前情況不變,該類股不太可能複製2022年的榮景,但其表現仍可能優於標普500指數,只是領先幅度可能不如去年。

受暖冬影響,一些能源類的大宗商品價格近來大跌,如石油與天然氣,但下半年反彈的空間不容小覷。

●科技股

科技股去年跌約14%,表現慘淡,但今年來似乎重新站穩腳步,年初迄今上漲近15%。

雖然地緣政治緊張升高和宏觀經濟情勢問題讓投資人猶豫不決,但在經過去年的拋售後,現在科技股遍地都是機會。

人工智慧(AI)和雲端運算等技術的需求可望持續升高。2023年AI產值估將達到930億美元,較2022年成長12%。到2023年底,雲端運算市場估將成長15%。

隨着一些主要的數位貨幣上漲,加密貨幣市場也可望再次崛起。今年1月,比特幣上漲逾37%,以太幣上漲30%。這兩日比特幣持續走高,週四漲破2.5萬美元大關,爲2022年8月以來首見。

●商務服務類股

商業服務產業涉及廣泛,主要分爲企業對企業、企業對社會,以及企業對消費者三大板塊,包括廣告、行銷、諮詢、物流(包括旅行和設施服務)、廢棄物處理、人力銀行、船運、管理和安全服務等。去年該產業在宏觀逆風中實現增長,今年來儘管地緣政治問題還在且經濟仍然低迷,但該產業成長了9.1%,達到6816.6億美元,展現出其強大的韌性,很可能成爲今年的大贏家之一。且預計到2027年,商業服務業可望成長到9313.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