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擴大免籤讓“下一站,中國”又火了

從"City不City"成爲網絡熱詞,到"China Travel"持續圈粉,這一年,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來到中國。12月17日,在中國官方發佈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籤政策後,"下一站,中國"話題又火了。《國際銳評》通過大數據搜索分析發現,這次政策一出臺,"中國免籤"的搜索熱度迅速衝上高峰。"太棒了""我要去中國過新年""喜歡這個友好的國家"……外國網友們紛紛期待來一次中國行。

爲什麼關注度這麼高?直接原因是這次免籤政策優化給力。從時長看,中國把過境免籤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從原先的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到240小時,也就是10天;從範圍上看,適用口岸從39個增加到60個,停留活動區域從19個省(區、市)增加到24個,而且允許跨區域通行。路透社發表評論稱,"中國不斷放寬對旅客的簽證要求,鼓勵人們前往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陳佔明跟《國際銳評》交流說,"全面"一詞意味着中國從時間、區域等多方面、多層次對過境免籤進行了優化,更加方便外國人來華進行旅遊、商務、訪問、探親等活動。同時,隨着國際旅客數量的增加,中國的旅遊業等產業將迎來更多商機,爲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而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還將增進中外人民之間的友誼和理解,爲未來合作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從去年7月開始,中國持續優化過境免籤政策。比如,今年5月,中國與格魯吉亞互免簽證協定生效;10月起,中國對葡萄牙、希臘等4國試行免籤;11月底,中國"免籤朋友圈"再添9國……目前,中國已同26個國家達成全面免籤,先後對法國、德國等38國單方面免籤,對54國實行過境免籤,同157個國家和地區締結互免簽證協定。

一張小小的簽證,背後是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努力。前幾天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免籤就是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一張"政策名片"。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2921.8萬人次,同比增長86.2%;其中通過免簽入境1744.6萬人次,同比增長123.3%。尤其是72/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在境內外廣受歡迎,今年以來適用此政策來華外國人數量同比上升132.9%。

從湖南張家界等中國景點"長滿"外國人,到外國朋友"鑽"進深山學習少林功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通過免籤來到中國,與中國加深了互動。在海外社交平臺上,一位外國網友直播了中國無人機送咖啡外賣的過程,稱中國"好像生活在未來"。從街拍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國"最深地鐵站",到嘗試掌紋支付、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外國遊客看到了一個真實、立體的中國,體會到這個東方大國的熱情和友善。正如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評價,只有親自來一趟,才能"看到一個西方媒體永遠不會展現的中國"。

如果放眼當前世界形勢,會更加理解外國遊客來華的熱情。當前,地緣政治形勢日趨複雜,貿易保護主義阻礙全球發展,世界開放環境寒意漸濃。前不久,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發布的《世界開放報告2024》指出,2023年世界開放指數同比下降0.12%,其中世界經濟開放指數、文化開放指數分別下降0.2%、2.4%。相比之下,2023年中國開放指數比2008年提高11.89%,升幅居全球前列。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了全球人、財、物流通,爲世界帶來寶貴的暖意。

也正因此,芬蘭總統斯圖布對中國將芬蘭列入單方面免籤範圍表示歡迎,克羅地亞日報用"好消息"來形容中國相關免籤政策……丹麥生物科技企業諾和新元全球總裁埃斯特·柏吉對《國際銳評》說,雖然免籤是一個細節,但意義十分重大,"人員流通越容易,我們來中國就越方便,我們之間就會越來越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熱情友善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開放包容是中國與世界的互動方式。從擴大免籤、讓外國人從"頭回客"變成"回頭客",到不斷擴大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中國正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歡迎更多的外國朋友來到中國、看見中國、感受中國、瞭解中國,並分享其中的共贏機遇。

(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