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示警生物多樣化逐年下降 學者:只顧碳匯恐影響生態

國際組織IPBES「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近日連續發佈2份最新的報告,指出全球的生物多樣性每10年下降2至6%,長遠來看恐影響糧食安全、用水以及抵抗氣候變遷的能力。(本報資料照片)

國際組織IPBES「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近日連續發佈2份最新的報告,指出全球的生物多樣性每10年下降2至6%,長遠來看恐影響糧食安全、用水以及抵抗氣候變遷的能力;臺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9)日邀請學者解析,有學者示警若爲減緩氣候變遷一味以碳匯爲優先,可能引起水資源、土壤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問題。

聯合國旗下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連續發佈《氣候變遷下生物多樣性、水、食物和健康鏈結評估報告》(Nexus Assessment Report)以及《實現2050生物多樣性願景所需的轉型變革評估報告》(Transformative Change Assessment Report),首度明確解釋氣候變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鏈結,並呼籲轉型變革。

報告指出,全球每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每10年下降2-6%,若目前驅動生物多樣性流失的趨勢「一切照舊」,將導致糧食安全、營養、可用的水資源和水質、健康、抵抗氣候變遷的能力,以及幾乎所有自然對人類的貢獻都嚴重下降。

另外報告也提到,需進行深刻、根本性的轉變,以阻止和扭轉生物多樣性流失,並保護地球上的生命,直指轉型變革是實現全球永續發展目標唯一的途徑。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研究員袁美華指出,鏈結報告提及,目前沒有任何一種單獨的⽅案,能在所有不同規模和背景下,實現所有鏈結要素的最大利益,且報告也指出因應資金需求而展開行動的必要性,並強調「人」在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的角色,尤其需要解決生物多樣性流失對弱勢族羣、低收入國家人民的衝擊。

袁美華認爲,報告中指出包含森林、土壤、溼地、泥炭地和紅樹林生態系,將會是未來的重點領域,若爲減緩氣候變遷一味以碳匯爲優先,可能引起水資源、土壤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問題,研究提供決策者參考顧及多個要素的科學評估結果。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大利強調,若要實現2050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現在是生物多樣性的緊急狀態,2030年要達到自然正成長的目標,急需生物多樣性的資料與評估指標,才能瞭解目前的努力是否成功覆育生物多樣性,並改善物種流失的速度和現況,但亞洲非常缺乏這類指標。

他指出,臺灣的個人可以從公民科學做起,而企業則需要生物多樣性指標來評估企業對全球永續的貢獻,以過往從未想過的模式,與未認識的跨領域專家和人士共同合作,將是今後的核心工作模式。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陳一菁認爲,臺灣的生物多樣性政策一直緊跟全球的發展,其中「國土生態綠網」是全局思考的保育政策,包含增加棲地品質,以及連結受人類活動高度影響的棲地,生物能在連結的棲地間遷移,可直接降低氣候變遷的衝擊,更重要的是,維護生態系健全,也確保糧食、水源與人類健康,這部分不僅呼應國際趨勢,也是超前部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