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研發固態燃料導彈 金正恩吃硬不吃軟

武器專家指出,朝鮮官媒3月曾報導,領導人金正恩當時正在檢視,新型中程的高超音速導彈固態燃料引擎測試。1月時,朝鮮曾公佈試射一款高超音速導彈,卻沒說2日的是不是。因此,合理懷疑2日就是試射此款導彈。

爲何金正恩偏愛這種固態燃料,以及這種技術如何幫助擁有核武的朝鮮優化導彈系統。首先,要先來看固態燃料有哪些優點。液態燃料目前比固態的威力更大,但固態燃料導彈不需要在發射前還需要注入燃料。

此外,固態燃料導彈操作起來不復雜、更安全,且只要較少的後勤支援,所以比液體燃料武器更難被敵人發現,不容易被摧毀。美國智庫曾說,固態燃料有這些特性,在危機時所需之反應時間較短。

至於固體推進劑,是燃料與氧化劑的混合物。使用鋁等金屬粉末當作燃料,而高氯酸銨(ammonium perchlorate),也就是高氯酸與氨的鹽是最常見的氧化劑。然後,燃料與氧化劑藉由橡膠材料黏合在一齊並裝入金屬外殼中。

當固態推進劑燃燒時,高氯酸銨中的氧氣與鋁一旦結合,就會產生大量能量和超過高達攝氏2,760度的超高溫,然後產生極大推力,並將固態燃料導彈從發射臺上升空。

固態燃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中國大陸研發的煙火,但在20世紀中期時,美國有了突破,當時美國研發出更強大的推進劑。朝鮮在一些小型的短程彈道導彈,以及新型火星-18洲際彈道導彈(ICBM)中使用固態燃料。

蘇聯在1970年代初期曾部署第一款固態燃料洲際彈道導彈RT-2,之後,法國也研發了S3,也稱爲SSBS的中程彈道導彈。中國大陸於1990年代末期,也開始測試固態燃料的洲際彈道導彈。

固態與液態燃料相比,液態推進劑提供更大的推進力與功率,但需要更復雜的技術和較重。固態燃料的密度大,燃燒速度相當快,可在短時間內產生推力。另外,固態的可以長期儲存,而不會像液態燃料有破壞力品質下降與分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