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是北京的“新兩翼”。

2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在發佈會上介紹,北京市四套班子以及70多個市級部門、約3萬名工作人員已經遷至城市副中心辦公,環球影城成爲旅遊地標,北京藝術中心、城市圖書館、大運河博物館等文化建築已經建成亮相,城市副中心的生活品質正在不斷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日趨完善。

郭蘭峰表示,黨中央設立雄安新區主要的初心使命是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前幾年的主要工作是繪藍圖、編規劃、出政策,目前這些管長遠的重大的基礎工作基本完成,現在雄安新區已經進入大規模建設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的階段。

當前,雄安新區城市框架已經基本顯現,對外骨幹路網全面建成,白洋澱治理成效持續鞏固,水質基本保持在Ⅲ類,雄安新區有了行政區劃代碼、車牌等,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斷增加。

郭蘭峰表示,雄安新區經過幾年建設有了雛形,但是一個城市的建設不可能三五年就建成,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即使高樓大廈都起來了,但還有一些軟的體制機制需要建立完善。對於一些重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還會繼續推進,目標是要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夏林茂表示,北京攜手河北,認真落實國務院批覆的通州區和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成立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理事會、執委會並實體化運行,實現了政務服務跨域通辦。

目前,通州與北三縣跨界道路已經有10條,廠通路今年年底也將建成通車,軌道交通平谷線全面建設、在三河市設了5座車站。北京實驗學校和北三縣一起合作辦學,朝陽醫院對口支持燕達醫院成爲三甲綜合醫院。項目推介洽談會連續舉辦了五屆,累計簽約項目210餘個,意向投資額超1500億元。

夏林茂表示,下一步,北京將繼續高質量建設城市副中心,重點處理好與雄安新區、中心城區、周邊地區的關係,持續完善城市框架,實現以副輔主、主副共興,繼續保持每年千億級投資強度,加力推進軌道交通101線,六環路的高線公園等重點項目。圍繞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科技創新“3+1”主導功能,與雄安新區錯位承接產業資源,加快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抓好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持續提升同城化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