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境美國 賴清德如何化解疑賴論

(圖/本報系資料照)

副總統賴清德12日啓程出訪巴拉圭,去程過境紐約及回程過境舊金山,這將是民進黨政府近年「外交出擊」的重頭戲;當然在巴拉圭的行程,對維繫我僅存的13個邦交國也至關重要。

賴清德這次過境美國去回只有2個晚上,且時間都非常的短暫,應該只會有與當地僑胞聚餐的室內活動。持平而論,賴副總統此次過境時機,對美國政府而言實在是很糟,並置美方於兩難境地。除了賴是民進黨的總統參選人,其「臺獨DNA」及日前的「走入白宮說」,已引發美國政府關注,並進而產生了「疑賴論」。此外,拜登政府此時迫切需要保持與中國高級官員的接觸,包括爭取外長王毅訪美,及總統拜登與習近平今年11月舊金山APEC峰會中的會唔。

顯而易見地,華府希望賴清德的過境活動儘量保持低調,以免搞壞了美中正在改善的雙邊關係,以及加劇臺海的緊張局勢。目前看來賴清德過境美國的安排,恐怕會是美國接待歷任副總統過境規格最低的一次。此一情況將使旨在促進臺灣與美國間高層級交流的《臺灣旅行法》形同具文。蔡政府強調目前是「美臺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刻」,美方也多次指出雙邊關係「堅若磐石」。但這些流於口惠而實不至的「嘴砲」,將使民進黨政府顏面無光,也有損賴的選舉行情。

預期賴副總統與可能出席就職大典的美副總統賀錦麗會再次相遇。吾人期待賴可以藉此機會「扳回一城」。

因爲去年初賴與賀在典禮上短暫互動影片仍歷歷在目。當時賴被人形容是「躡手躡腳」的湊近正在與他人交談的賀錦麗,這次應該勇敢大方地邁步向前。其次賀在臉書公佈的合照相片,竟然將站在旁邊的賴給「切掉」,賴實應藉機向賀表達「實在是不夠意思」。

在巴拉圭期間,賴必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要帶着「情報員的眼睛和耳朵」,仔細地注意觀察巴國的政情。有報導指出,去年初宏都拉斯副總統納斯拉雅曾透露,在賴參加總統卡蕬楚就職典禮前,宏國就向臺灣索討20億美元,因臺灣沒有答應這樣獅子大開口的要求,卡氏在就職典禮上刻意忽視賴所率領的臺灣代表團。

賴副總統去年1月出席宏都拉斯總統就職,宏國今年3月就與我國斷交,乃一殘酷的事實。牛肉生產大國的巴拉圭期待進入中國大陸龐大的牛肉市場,巴拉圭於今年4月總統大選前,反對黨候選人阿萊格里表示正在考量轉向承認北京是否會帶來更多好處;所幸代表執政黨的貝尼亞獲勝,實現了與臺灣保持友好關係的承諾。但目前蔡政府所處的外交困境,可謂空前的嚴重,政府必須審慎以對。(作者爲大學英文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