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等8部會合作 啓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劃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國科會提供)

我國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國科會於10日宣佈啓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劃,政府自今年起到2027年將投入新臺幣95億元,預計2025年在健康福祉產業產突破3000億元,希望藉此帶動長照和高齡醫療等產業發展,搶攻銀髮商機同時,更提升高齡者健康福祉。

國科會攜手經濟部、衛福部、數位部、教育部、內政部、文化部以及原民會等8大部會合作推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劃」,將以科技爲基石,共同解決高齡議題,爲臺灣創造更具競爭力的科技發展環境。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劃」強調科技結合人文社會關懷,同時兼顧中高齡者需求及產業發展。將導入智慧科技,提供健康樂齡及高齡族羣多元產品及服務,鼓勵長者參與公共活動、文化學習,並提升高齡者社會連結,優化高齡生活。

吳政忠說,期望經由跨部會、跨領域共同合作,從需求者及照顧者的角度出發,並透過科技的力量,將科技智慧化及數位化,落實應用於高齡社會普惠全民,推動長者從被動照護轉變爲主動賦能,實現「長者在地幸福老化」及「加速高齡科技產業成長」的願景目標。

政務委員林萬億則提到,隨着人口結構變遷,2021年修定「高齡社會白皮書」及2022年覈定「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2023-2026),調整政策目標,包括增加高齡者健康跟自主、提升高齡者社會連結、促進世代和諧共融、建構高齡友善與安全環境、強化社會永續發展。從法制、環境及服務各面向提出完整對策,並結合智慧科技的創新運用,營造友善高齡者的環境。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副執行秘書林明仁提到,臺灣與鄰近國家地區一樣面臨超高齡社會需求與挑戰,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劃將透過跨部會推動,預估2024至2027年將投入95億元預算,發揮公私協力、跨域整合精神,目標爲健康福祉產業產值於2025年突破3000億元,帶動長照、輔具和高齡醫療,以及後端運輸產業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