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碳排致全球急遽升溫 李遠哲:幾世紀內恐難逆轉

李遠哲表示,氣候變遷除了造成經濟重大損失人類生存關係緊密的許多物種可能從地球消失,他坦言,地球環境越來越糟,我們無法給下一代更好的地球,只能延緩劣況的發生。(李柏澔)

2020年正式進入「氣候緊急」時代極端高溫颶風強降雨巨浪威脅成爲常態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表示,很大部分物種在極端氣候下可能從地球上消失並影響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強調人類社會過度開發造成大量碳排,這些傷害恐怕無法在幾個世紀內逆轉。

李遠哲指出,人類正在改變地球的大氣層持續增加的人爲溫室氣體使地球紅外線光進多去少,能量被溫室氣體吸收,導致地球溫度不斷上升,現在全球均溫已較工業革命之前上升1.1度。海水升暖、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將淹大水,除了經濟遭受重大損失,很大部分與人類生存關係緊密的物種可能從地球上消失,這些事恐怕無法在幾個世紀內就可逆轉。

李遠哲說,氣候變遷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有全球性的組織來共同處理,人類社會已過度開發,必須尋找不一樣的發展模式,也必須學會儲存與轉化太陽帶給地球的能量,以便超國界的共享。

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周桂田主任強調,臺灣高值產業出口的歐盟於去年底已經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拜登當選後其宣示2035年美國無碳電力,2050年淨零碳排,兩大經濟體的政策路線鮮明;鄰近臺灣的韓國日本中國大陸也相繼宣佈2050年或2060年碳中和,氣候經濟時代已經開始,但是臺灣綠色新政觀念卻「落後太多」,蔡總統作爲領導人,應該儘早提出綠色經濟的架構盤點包括法規等治理工具,才能面對氣候調適。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說,各領域的氣候調適方案已不能再回避,不能像過去只是在「作文比賽」,行政院更該大幅拉高減碳的氣候目標至近零碳排,拉齊國際最新的碳中和期程趨勢,不要再閃避臺灣於全球氣候危機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