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勾勾纏 朱立倫別重蹈覆轍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會輸掉2020年總統大選,關鍵之一在於分裂;而讓藍軍由盛轉衰的推手,郭臺銘「厥功甚偉」。然而,當時初選失利就退黨、撂話別再「勾勾纏」的他,如今針對2024大選,卻溫情喊話「我在等一套辦法」,前倨後卑,擺明把國民黨當成工具黨。對朱立倫來說,無論他個人的政治野望爲何,都不該把黨格與尊嚴視爲可割可棄的條件交換,否則就是以小我害大我,不堪回首的歷史註定再演一次。

對民進黨來說,初選的結束是團結的開始。反觀國民黨,則總被譏笑初選結束往往是敗選的開始;2019年總統提名歷史就示現了這種荒謬本色。

當時,拒絕簽署「未獲提名絕不違紀參選」公約的郭臺銘,初選落敗後對黨盡是親痛仇快的冷言冷語。但或許郭臺銘貴人多忘事,已忘了當年自己是如何炮口向內,但老百姓恐怕不像他這麼健忘。例如,2019年9月12日,當國民黨大老出面呼籲團結時,郭卻抨擊許多百年世襲的中常委把持國民黨,臺灣人民不會認同如此迂腐、守舊的政黨,因此他宣佈退出國民黨。同年9月26日,國民黨中央爲求弭平傷痕,由地方黨部決議慰留郭,結果郭辦卻回稱:「郭臺銘不希望再跟國民黨有所糾纏,不要再來勾勾纏。」

政治從來就不脫人性,要期待霸氣的郭臺銘嚐到挫敗後轉而無私地支持勝出者,不免過於勉爲其難。但在選舉倒數敏感階段,他豈會不曉得此舉將製造讓黨內更難以團結的矛盾?明知故作,恐意味着他對國民黨是寧可魚死網破,決心恩斷義絕。

如今,曾喊着「好聚好散」的郭臺銘,突然回頭暗示願意代表國民黨參選2024。試問,若當年他對國民黨的批評所言爲真,那麼現在爲何要與自己口中那個既迂腐、又守舊的政黨手牽手、選總統?還是說,當年把自家政黨批到狗血淋頭,單純只是爲了泄憤而虛構罵名?無論原因爲何,政治都不該拿別人的血來暖自己。

更何況,從體制面來說,退黨未滿4年的郭臺銘,依照國民黨內規,須等到今年9月纔可申請回復黨籍;且回覆後,還得再等4個月纔有參選公職的資格。換言之,從法理面而論,3年半前的郭臺銘,其實已自行斬斷競選2024的可能性了。

當然,制度是人訂的,當家做主的朱立倫如果要替郭臺銘開後門,不是不行,只是初發心到底是什麼?其背後,難道沒有與郭搭檔參選的結盟盤算?這與當年吳敦義的私心有何差別?

換言之,就情論理,郭臺銘之於國民黨的2024之路,無疑是弊大於利。因此,朱立倫必須清楚體認,國民黨若再次因人設事大開後門,註定重演4年前的分裂悲劇。(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