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世華、國泰人壽 雙獲頒金管會首屆永續金融評鑑前20%

金管會23日舉行首屆永續金融評鑑頒獎典禮,國泰世華銀行、國泰人壽獲選爲排名前20%的業者,由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左)及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右)代表領獎。圖/國泰金控提供

國泰金控致力發展永續策略發展藍圖,引領旗下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人壽,以關鍵行動陪伴大衆共同面對氣候變遷挑戰,在氣候金融扮演更關鍵角色,思考綠色營運、能源轉型,推動全方位永續發展,發揮永續金融先行者關鍵影響力,雙雙榮獲金管會首屆永續金融評鑑排名前20%金融機構的肯定,於今(23)舉辦首屆永續金融評鑑頒獎典禮,由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頒獎,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及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代表領獎。

根據《第一屆永續金融評鑑成果報告》指出,銀行業在「資訊透明提升」、「自然資源保護」、「人權人力發展」達成率表現優異,包括財務資訊揭露時效性、效率性與績效連結程度、員工福利及人權政策推動、對水資源管理及循環經濟之推動作爲。

國泰世華銀行於2015年簽署成爲臺灣第一家遵循赤道原則(EP)銀行,並定期揭露EP案件之辦理情況;2018年更率先對外宣示自願遵循聯合國責任銀行原則(PRB) 並定期揭露進度,成爲臺灣首家「永續責任銀行」的實踐者,持續提升資訊透明程度。同時,亦於海內外推動永續金融,打造如再生能源貸款、永續連結貸款(SLL)等服務,以2022年與菲律賓代表性跨產業集團之一的Villar集團合作爲例,承做12.5億菲律賓披索(約新臺幣7億元)的永續連結貸款,提供給菲國最大民營水務公司Prime Water運用,當Prime Water達到約定的SDGs指標,將可獲得利率優惠,此案不僅爲菲國首件SLL,更獲2023年史蒂夫獎(The Stevie Awards) 「年度永續發展倡議亞洲紐澳區類」銅獎,爲目前爲止該獎永續類獎項之唯一臺灣企業。

對於員工福利及人權政策,國泰世華爲推動人才永續,致力打造多元、公平及共融的幸福職場,致力培育「多元跨域人才」,重視人權及職業健康安全,建立人權風險盡職調查流程,也提供多元的線上課程與專屬「學習假」,鼓勵員工自主學習,強化員工職能發展;同時,也針對懷孕員工從懷孕至產後不同階段的需求,打造「國泰好孕俱樂部」,提供從身心、環境到工作的全面支持照顧,引起員工廣大好評;且爲降低員工健康風險,國泰世華藉由分析健康檢查報告,將員工健康風險做分級管理,由護理師針對高風險族羣進行追蹤,一系列舉措更獲得2018遠見雜誌CSR幸福企業組首獎肯定。

保險業方面,國泰人壽的表現相當亮眼,除聚焦氣候、健康、培力三大主軸,接軌責任投資原則(PRI)、永續發展目標(SDGs)、永續會計準則(SASB)及GRI永續性報導準則(GRI Standards)等國際永續框架,國壽也積極在永續金融、節能減碳、社會及治理部署關鍵行動,提升資訊透明度,傳遞值得信賴的永續價值。

國壽身爲首家自行遵循聯合國「永續保險原則(PSI)」之壽險公司,除了以「零碳營運轉型」及「低碳投資配置」兩大策略,展開氣候變遷關鍵行動,訂定投融資逐步撤除煤炭計劃外,更積極配集團策略,參與CDP碳揭露評選,長期深耕推動氣候議合、金融資產零碳排及減碳行動,獲選2023年最高榮譽「A List」等級。面對企業經營所面臨的風險越加多元,國泰人壽於2023年推出臺灣金融業首本以氣候爲主題的「人生風險趨勢調查報告」,針對各種氣候風險議題提供因應策略。此外,國壽也是首家通過「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國際標準驗證的金融業者,強化風險控管。

爲減少自然環境喪失,國壽搶先於2023年成爲首批參與「Nature Action 100」的金融機構,成爲臺灣唯一簽署支持,與國際投資人共同對「自然棲息地的退化及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有重大影響之公司進行議合。除發揮自身影響力,亦鼓勵企業積極採取行動保護自然資源,攜手恢復自然生態系統,降低產生財務風險;並自2022年7月起推出「步步攻億走」活動,將全體用戶累積的步數,轉化爲對社會公益的支持。活動期間,共累積超過900億個步伐,國壽也提供1,270萬元的資金,協助環境保育與偏鄉發展,持續創造正向循環。

展望未來,國泰金控與旗下子公司將持續關注國際永續發展趨勢,包含氣候風險及生物多樣性等議題,落實永續金融先行者的承諾,將永續精神融入營運與各項服務,積極從環境(E)、社會(S)及公司治理(G)發揮正面影響力,均衡帶動臺灣產業全方位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