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典藏越南古籍《貢草園集》孤本 複製贈送河內國家大學

國家圖書館特藏《貢草園集》孤本,爲越南明命皇47子綿居遺作,具有高度文化價值。(國圖提供)

我國典藏的越南古籍爲數不多,國家圖書館特藏《貢草園集》孤本,爲越南明命皇47子綿居遺作,具有高度歷史與文化價值。爲促進臺越文化交流,館方近日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打造且贈送《貢草園集》的全球唯一複製書予該校,開啓國圖首次與國外學術研究單位合作出版的開端。

國圖收藏的《貢草園集》,爲26歲便英年早逝的綿居(1829-1854)遺作,由其皇兄弟刊印,印量極少,於清朝文獻中曾有紀錄,中國大陸、日本、歐美等地圖書館均無收藏,在越南甚至已失傳,不過卻輾轉來到臺灣。

國圖所典藏的孤本,卷首扉葉右上小字題印「嗣德甲寅」,對照爲中國朝代爲清咸豐4年、西元1854,此來自於清道光年間知名藏家潘祖蔭「滂喜齋」舊藏的唯一孤本,書中印記有潘祖蔭堂兄弟潘介繁的「茮/坡」朱文方印。

國圖特別介紹,潘家爲清末蘇州重要藏書世家,以收藏金石圖書而富甲天下,潘祖蔭更將家族典藏推至巔峰,其眼光獨到,當時人稱「潘神眼」,着有《滂喜齋叢書》、《功順堂叢書》等。

國圖強調,此次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希望迎回的《貢草園集》,再次證明國圖古籍善本館藏,在國際漢學研究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也爲臺越合作美事再添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