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第一擊後 美海軍仍不足以介入臺海事務(譚傳毅)
如果國內專家們考慮到綜合國力,就不會一廂情願的認爲臺海一旦有事,臺灣得先承受住解放軍的第一擊,然後美海空軍介入收拾解放軍。圖爲美國第七艦隊聯合演訓照片。(美聯社)
最近有一種說法,美軍對於派陸軍來幫臺灣打仗,可能性不高代價也太大,但若藉由臺海戰爭引蛇出洞,一舉殲滅中共的海空戰力,卻可能性極高。根據美國的戰略構想,第一擊必須由臺灣自行承擔,而且能夠存活下來,纔有機會等到美國海空軍出手相救。
美國不會派陸軍幫臺灣打仗,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至於會不會派海空軍助臺作戰、並殲滅解放軍海空軍?這可能就想多了。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如何使用海軍艦隊,絕對要根據國家所需以及綜合國力,而不是一廂情願的想像。我們得先了解海軍戰略的屬性。
海軍戰略屬性
海軍戰略應該歸屬到「地緣政治」的範疇,因爲每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都不相同、其所面對的敵人也不相同,因此,使用艦隊的方式也不相同。例如希臘位於愛琴海,主要敵人是斯巴達和波斯。在戰略上,不惜任何代價維持一支強大海軍以維護制海權、保衛雅典海岸、維護沿海航行安全以利防禦及城邦經濟。當然,過於複雜的海上交通線勢必加重海軍的負擔、並可能危及制海權之獲得與維持。
再如大陸型帝國的羅馬,本來對於對海洋事務不感興趣。257至256年間,羅馬建造了一支相當強大的艦隊,但在264至246年間,羅馬艦隊與迦太基艦隊展開一連串激烈海戰,奪去羅馬許多青年的生命(根據非正式說法,羅馬1/5的青年喪命於海上),再加上羅馬並不熟稔海洋事務,就決定將發展重心從海洋轉向大陸,海洋事務則交給舊希臘艦隊。
英國是個海島國家,也只有英國爲海軍戰略注入了「有限戰爭」的思想。歷史上的英國很少針對他的對手尋求殲滅戰,相反的,英國的歐陸對手們卻沾滿了大陸思維,一心和英國艦隊進行海上決戰。我們看到,尋求決戰的賭注非常大,如果賭輸了戰敗,雖不至於亡國,卻可能拱手讓出海上霸權。而在當時,霸權表現在海外殖民地以及資源掠奪。
英國的企圖非常簡單:歐陸國家不要干擾英國的海外貿易。雖然西班牙無敵艦隊號稱全世界最強大的艦隊,但卻把艦隊當作陸軍的延伸,不重視武備發展,最後只能求和。
英國艦隊對抗法國艦隊更是經典,英國以「存在艦隊」封鎖法國大西洋艦隊,目的是讓法國艦隊不要攔截從海外掠奪資源歸來的船隊。否則,以英國綜合國力和歐陸國家例如法國、西班牙差不多的情形之下,能夠稱霸海洋,靠的絕不是海上決戰,而是充滿謀略的海上有限戰爭。這是英國特色的海軍思維。
傳統作爲馬漢信徒的美國,認爲掌控世界重要海洋通道是必須的,而且海戰的位階比陸戰爲高,只有贏得海戰,才能控制世界。馬漢的美國海軍能夠在與中國的競爭中獲勝嗎?如果考慮到綜合國力,頗值得玩味。
到底應該如何定義美國?雖然美國位於美洲大陸,但卻遠離歐亞大陸,偏偏歐亞大陸又是美國主要關注的物件;想要介入歐亞事務,就只能依賴海軍以及各地的軍事基地。
因此,我們必須把美國視爲一個「大陸型的海洋國家」,從美國本土到世界各處軍事基地形成了無數條航線,美國海軍所保障的,其實就是這些航線。在西太平洋有三條島鏈,之所以能形成三條島鏈,其實就是三條從北到南各個軍事基地所形成的航線(島鏈),這是美國特有的地理位置、再加上美國無與倫比的綜合國力所致,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模仿。
相對於中國,東部海岸線限制了海軍的發展,只能邁向海上絲路,海上絲路走向必然成爲中國海洋(貿易)利益的來源。當島鏈以縱向企圖封鎖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海上絲路卻橫向突破封鎖。
海軍戰略必須考慮綜合國力
由於每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海軍戰略發展也不一樣;更重要的是,綜合國力發揮了關鍵性角色。
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工業、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實力的綜合性指標。若衡量能夠用於戰爭的這些資源,我們可以直觀的把它稱作戰爭潛力。對於兩個綜合國力差不多的國家而言,海戰的博弈顯得很巨大。一旦輸掉了海戰,多年經營的海軍可能毀於一旦,嚴重的喪權辱國,1895年滿清之於日本的甲午海戰就是如此。
當時中國雖然國土龐大人口衆多,但是工業與軍事中國衰弱不振,但是日本卻強盛且可持續發展,中國之弱不在武器,而是在政治制度、官兵素質差、戰爭準備(潛力)不充分、日本民族統一而中國一盤散沙,以強擊弱,戰爭結果不令人意外。
在中國的一連串勝利,日本誤以爲以小博大不是問題。二戰時期挑戰美國,忘記估量美國巨大的戰爭潛力,源源不絕的後勤力量不斷推動美軍反攻;就算美軍輸掉了中途島海戰,後面還會有數不清的航母與軍艦出廠與日軍對決。日本輸掉的其實不是海戰,而是綜合國力。
歷史無法證明,輸掉一場海戰即導致亡國,雖然日本就是如此。嚴格講,如果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還不至於引火焚身。
雖然中國輸掉了甲午海戰,但至今仍堅強的存活,甲午反而變成民族臥薪嚐膽的激勵。法國海軍被英國艦隊封鎖在大西洋,也沒有亡國。1870年普法戰爭中雖然德國艦隊被法國艦隊封鎖,但是乾脆不出港,反而在陸上擊潰法軍。
如果海軍能夠爲希臘帝國帶來什麼榮譽,無疑就是亞歷山大擊敗波斯艦隊,而當時希臘的目標並不止於波斯艦隊而已,而是領土的擴張。更別說對海洋事務不感興趣的羅馬帝國了。
這一切說明海軍戰略必須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特別是對於兩個綜合國力相當年的國家例如中美而言。所謂「相對的」,指的是制海權是相對的,因爲海洋就像一條高速公路,我們可以通過(自由航行),但沒有人可以佔領這條高速公路(海洋),即使強大如美軍也不行。
由於制海權的相對性,使得美中兩國只能進行海上博弈,而不是戰鬥。就算兩國艦隊真的發生戰鬥、而且美軍擊潰中國艦隊,接下來的問題就麻煩了:美海空軍難道沒有受傷?美海空軍還能否迅速恢復軍工生產體系就像二戰一樣?
根據「購買力平價」(Purchase Power Parity, PPP)標準,中國生產1艘驅逐艦的價格只有美國的1/4,意思是中國可以更低的成本重新建造被美軍擊潰的艦隊、再加上中國工人的勤奮,中國將比美國更快恢復元氣。
如果國內專家們考慮到綜合國力,就不會一廂情願的認爲臺海一旦有事,臺灣得先承受住解放軍的第一擊,然後美海空軍介入收拾解放軍。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