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共軍登陸戰 國軍的5道防線(譚傳毅)
美國智庫認爲,在臺灣近海大量建造人工礁石,可以用來阻擋並打亂解放軍兩棲登陸作戰節奏,在平時這些廉價又耐用的人工礁石還能做爲海洋生物保育措施,促進旅遊並創造經濟和生態環境的效益。(圖/中國軍網)
蘭德公司的軍事專家薩維茨(Scott Savitz)提出,臺灣可以在近海大量建造人工礁石(消波塊),用來阻擋並打亂解放軍兩棲登陸作戰節奏,在平時這些廉價又耐用的人工礁石還能做爲海洋生物保育措施,除了能促進旅遊業,還有許多經濟和生態環境的效益。
事實上,國軍可用來遲滯解放軍登陸作戰節奏的工事,除了消波塊之外,還包括離岸風力發電廠、近岸養殖場、西濱快速道路。然而,這些反登陸工事只能遲滯解放軍登陸,並不能真正的阻擋。
國軍反登陸作戰思維
由於本島地形狹長,縱深短淺,因此,灘岸決勝成爲國軍反登陸作戰重中之重。灘岸各種反登陸、反空降堡壘和障礙密佈。
國軍把反登陸作戰區分爲四個階段:彼岸、海上、水際、灘岸。除了彼岸的源頭打擊、海上航渡攔截、水際(泊地)攻擊之外,灘岸決戰是最後一招了,解放軍一旦登陸成功,就大勢已去。灘岸決戰往往是歷年漢光演習的重頭戲。
國軍採用的是「靠前配置、縱深機動」原則,守備旅主要配置在一線陣地,打擊部隊則部署在後方。一旦解放軍突破國軍一線防禦工事登陸上岸,守軍在一線陣地展開防禦作戰,打擊部隊則配合戰車部隊與敵進行遭遇戰。如果反擊戰失利,守軍最後的防禦工事就是西濱快速道路。
最後防禦工事再被突破,接下來就進入殘酷的城鄉戰,死傷將無法預期,這就是邱國正部長所說「一旦開打真的很慘」的意思。
善用農漁業反登陸設施
在新竹和雲林嘉義近岸淺海地區,有許多漁民的養殖設施,例如漁網、箱網或其它水產養殖設施,這些設施可以阻滯解放軍舟波和兩棲戰車。
這些養殖設施極難處理,軍艦可以擊沉拖網漁船,但要完全清除漁網幾乎不可能;即使破壞了漁網,殘破的漁網難免捲入扇葉和履帶。新竹香山近海就有大量的漁網,可以掩護新竹市包括新竹空軍基地在內的一半海岸線。
除了新竹香山的漁網,桃園還有「埤塘」文化。埤塘是一種人工挖掘的蓄水池,過去用來灌溉、養魚、飲用等等,最多時達8846個埤塘。後來因農業和生活用地因素,埤塘數目和規模顯著下降。到2015年2月《溼地保育法》施行時,桃園溼地1120公頃,埤塘348口。
本來桃園臺地最適合解放軍遂行空降,但因大量的埤塘嚴重切割了桃園臺地,而這就對解放軍在本地實施空降作戰造成了嚴重的障礙。
爲使解放軍傘兵不至於降落到水裡,傘兵被迫降落到比過去小得多、分散得多、也脆弱得多的空降場內。同時,埤塘將嚴重遲滯地面機械化部隊的推進。總體上,埤塘的存在非常有利於國軍,而且,解放軍無法以火力破壞埤塘。
再如第5作戰區內的雲林、嘉義兩縣以牡蠣養殖而聞名,在該區淺水區設置的蚵架能夠干擾解放軍登陸作戰。若能擴大蚵架規模,可增強反登陸作戰的能力。
風車陣
2012年後,臺灣開始逐步廢核,民進黨上臺後更是不遺餘力廢核。主要是壓縮火力發電的比例,計劃用清潔能源(主要是風能)替代核電站的能源缺口。
如果把風力發電機組配置在適合登陸地段的沙灘或者海上,那麼,風機就可以成爲阻礙解放軍氣墊船登陸障礙物。解放軍摧毀這些風車對破除登陸障礙毫無助益,因爲倒下來的風車還是足夠高、足夠寬(甚至變得更寬),將嚴重影響解放軍氣墊船的航路。
長期被解放軍認爲可能的登陸海灘,無疑就是桃園市觀音區,而在當地就建立起了這樣的風車陣。近海與海灘風場的功能相同,不但可以干擾氣墊船、還可遲滯登陸舟波。苗栗竹南的外海就已經建立了這樣的發電站。
消波塊的魅力
消波塊原本是爲避免海浪侵蝕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海岸大量使用水泥消波塊。此舉堪稱一石兩鳥,一方面保持水土,另方面防止解放軍登陸舟波。在高雄地區和苗栗新竹海岸都配置大量的消波塊。這些防浪設施會給解放軍登陸造成極大阻礙,即使車輛在越障,也會失去隱蔽。
這些消波塊尺寸甚大(大的可達三米以上),且爲鋼筋混凝土材料,相互嵌套在一起,破壞起來殊爲不易。哪怕經過一定破壞,其殘骸仍然會給通行造成阻礙。這就是蘭德公司建議臺灣普設消波塊的原因。
西濱公路:現代馬奇諾防線?
沿着海岸線不遠的地方,有一條防線:西濱快速公路(臺61線)。這條道路從新北八里開始,一直到臺南七股。從2004年開始,交通部開始對臺61線進行高架化。到目前爲止,全長285公里的臺61線還有34公里未完成高架化(主要在臺中附近)。
不要小看了臺61線高架路所扮演的角色,既然是高架公路,它就形成了一條高約10公尺的混凝土「城牆」,很明顯,氣墊船過不去的(超越障礙能力僅3公尺),只要守軍將高架橋涵洞堵住,解放軍即使透過大量的工兵作業,幾乎不可能把重裝備橫越過臺61線。
破壞路基只會造成更多的麻煩,而且根本不能解決通行問題,就算把重裝備開上高架,登岸的解放軍將曝露在國軍火炮攻擊之下;只能冒着火力覆蓋之下繼續前行,到了數公里之外的交流道,改行地面道路。
更糟糕的是,如果國軍主動摧毀臺61線,更可遲滯解放軍登陸部隊的行動。漢光36號演習中,機步234旅1輛雲豹甲車,就有想定佔據臺61高架路下的一處警戒陣地。此外,國軍甚至於可以沿着臺61線部署兵力,或是把它當作現代馬奇諾防線、或是把它當作一條長蛇陣。
想要繞過這座「城牆」幾乎不可能,因爲臺61線公路通過整個西海岸。如果國軍把臺61線公路當作反登陸作戰的最後一道防線,解放軍可能投鼠忌器不敢摧毀(自己也要用),自己被困在臺61線以及海岸之間,國軍反而可以利用其作爲後勤與機動支援作戰之用。
結論:有盾必有矛
國軍有此5道防線,乍看之下可高枕無憂。但根據「矛盾原則」,有了堅強的盾,必然也有無堅不摧的矛。再者,根據「兵形象水」原則,用兵必如水性向下流動原理,避開防禦堅強部分而流向防禦薄弱地方。
例如全臺並非每處均設有漁網、埤塘、消波塊、風力電廠,解放軍可能避開這些設施、選擇比較艱難的地方登陸;再加上臺61線臺中段沒有高架道路,七折八扣的結果,未來解放軍可能登陸場所已經呼之欲出。
即使全臺海岸普設消波塊或地雷,以現代技術處理這些障礙似乎沒有問題,例如大量轟擊灘岸反登陸設施、大量使用機器狗、無人戰車、無人機、無人爆破艇、兩棲舟橋車等等可以打破「盾」的工具。
近年國軍向美國採購了不少武器系統,增強火力當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忘記兵力機動、並配合防禦工事,這纔是比較務實的作法。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