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將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央企負責人考覈

中新經緯1月24日電 24日,國新辦就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實現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舉行發佈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表示,將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覈。

謝小兵表示,上市公司在中央企業佔的比重是比較大的,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和整個央企的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一直跟證監會等相關部門一起推動央企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主要是四個方面:

一是更多地給資本市場輸送很好的標的,強化資本市場佈局優化和功能發揮。近幾年在A股上市了21家公司,其中14家是科創板,是有硬科技實力的公司。同時,積極利用上市公司平臺進行專業化重組,把優質資產持續注入上市公司。初步統計,這兩年注入資產超過3000億元。

二是着力打通科技、產業和金融循環。通過上市公司平臺融入相關的資金,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把“科技-產業-金融”鏈條打通,通過資本市場更好地反映出來。初步統計,2023年前三個季度,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投入科研資金達到2885億元,戶均7.8億元。

三是高標準做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央企上市公司牢牢把握“以信息披露爲核心”的監管要求,在滬深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質量評估中,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都評爲A級。同時,積極擴大ESG報告覆蓋範圍,到去年已經實現了80%的覆蓋率。按照工作安排,2023年度報告披露要做到全覆蓋。

四是不斷增強價值實現和市場認同。加強常態化、多層次的投資者溝通交流工作,連續三年實現了業績說明會全覆蓋,董事長、總經理都出席了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2023年,有12戶央企上市公司進行了回購,32戶得到了大股東的增持。2022年度,現金分紅比例達到44.6%;到2023年中期,20戶中央企業推出了中期業績分紅近800億元。

謝小兵指出,總體上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持續聚焦主業,整體規模持續提升,經營業績穩中向好,產業佈局更加優化,經營質量穩步提升。下一步,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一是繼續構建定位清晰、梯次發展的上市格局。推動企業按照“做強做優一批、調整盤活一批、培育儲備一批”總體思路,穩步做精增量,把優質的不斷向資本市場輸送,同時積極做優存量,讓上市公司在所處行業深耕細作,成爲優強的上市公司,成爲行業龍頭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對一些企業非主業、非優勢的上市平臺,下定決心、主動施策,堅決調整盤活。

二是持續發力提高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水平。將跟證券監管部門加強合作、加強溝通,合力推動央企上市公司的規範運作水平,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同時,妥善化解上市公司風險,推動上市公司做資本市場誠信經營、規範運作的表率。

三是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前期已經推動央企把上市公司的價值實現相關指標納入上市公司的績效評價體系中,在此基礎上,將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覈,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通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