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用時75年,研究724位男性:活得最幸福的,都是這類人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筆團

編輯 / 湯米

在2000年中央電視臺春晚上,著名演員趙本山通過一個小品讓觀衆捧腹大笑,他說道:

這句話雖然引發了觀衆的鬨笑,但隨後,衆人不免沉思,反思幸福的真諦。

隨着時代的演進和國家的發展,相比過去數十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在物質需求上,人們已基本滿足,在精神層面上,大家的閒暇時間也更加充實多彩。

於是乎,幸福的定義變得更加個性化,見仁見智。在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個人情況下,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各不相同。

例如,對於那些有錢卻孤單的人來說,與親朋好友的歡聚便是他們的幸福;

而那些日子充實卻忙碌奔波的人,能夠有機會休息,不再忙於謀生,這就是他們的幸福。

對於那些工作體面但經常出差的人,能夠和家人團聚,不用四處奔波,這便是幸福。

在深入探討這些個案之前,不妨來聽聽哈佛大學教授的見解。

自2006年以來,TED大會上的演講視頻被廣泛上傳互聯網,分享了許多領域專家對熱門議題的看法,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公衆理解了許多複雜問題。

2018年,知名創業家李開復在網絡上分享了一場TED演講。這場演講的嘉賓是哈佛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兼精神分析師羅伯特·瓦丁格(Robert Waldinger)。

瓦丁格教授講述的主題是“幸福人生的共同點”。

他的演講得到了基於哈佛醫學院長期研究的支持,這項研究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瓦丁格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曾經隨機訪問了一組生於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的年輕人,當問及他們目前最渴望什麼時,約80%的人選擇了“財富”,50%的人則選擇了“名聲”。

瓦丁格引用了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話:

“我人生中一些最悲慘的事情根本就沒發生過。”

這意味着,幸福隨時都可能到來,永遠不會太晚。

哈佛大學的這項跨越75年的研究始於20世紀30年代,共涉及724名男性。通過臨牀觀察、樣本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哈佛的研究團隊對參與者進行了長期追蹤。

時間流逝,75年後,大多數研究對象已經逝世,只剩下大約60位高齡老人還在世。而研究最終揭示了“哪類人生活得最幸福”的答案。

目前,研究的焦點已經轉向了原始參與者的子孫。最初的參與者大多參與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現在關注的這一代人主要是在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

這些新的研究對象被分成兩個不同的羣體:

一部分是那時在哈佛大學就讀的學生,另一部分則是生活在波士頓東部貧困區的人們。

隨着時間的流逝,這兩組人成長起來,他們的生活軌跡展現出了顯著的差異——一些人依然處於社會底層,從事着如搬運工、建築工人等體力勞動,每日勞作僅爲了維持生計。

另外一些人則走上了社會的中上層,擁有了體面的職業、可觀的收入和較高的社會地位,如成爲銀行高管、成功企業家乃至美國的國會議員和總統。

觀察這些人的一生,我們可以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呢?

其實很簡單:

要想維持一個良好的社會生活和高度的幸福感,必須建立和維護良好的社會關係,單獨一人的生活很容易導致孤獨和孤立。

積極心理學的視角

正如之前討論的那樣,人類對於幸福的追求從未停歇,同樣,在學術領域內,專家們對幸福的研究也在持續進行。

在心理學領域,對幸福的根源和其背後的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在21世紀初,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發佈了《積極心理學導論》,標誌着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這一心理學分支的誕生。

積極心理學旨在通過科學的方法幫助人們找到幸福,激發內在的潛力,促進個人乃至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這一分支主要關注個體情感的研究和不同生活階段的幸福感,儘管存在一些批評,如理論基礎不夠紮實、過分強調個體情感、研究樣本不夠廣泛等,但這種嘗試無疑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深遠的啓示。

獲得幸福的策略

1.發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標

首先,無目的的生活就如同無線的風箏,無法在天空中穩定飛行。

人生若缺少了目標,就會感到迷茫和無方向;

其次,要實現幸福的生活,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標。

對於每個人而言,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活和有目標的生活是獲得幸福的基礎。

2.爲理想奮力激發潛力

正如文學大師王國維所言,“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意味着人們應爲自己的理想不懈奮鬥,挖掘自身的最大潛力。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潛能的挖掘必須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以適合個人的方式進行。

3.維護社會聯繫的重要性

哈佛大學的長期研究表明,一個良好的社會生活離不開緊密的社會聯繫。

人是社會性動物,更好的社會聯繫可以幫助個體在社會中獲得更多的資源,減少挫折。

此外,良好的社會聯繫在情感上對個體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幫助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是實現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