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臺灣攜手,鄉村社區營造花開滿園

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蘆塘辦公室外,李佩珍與夥伴們於迎新座談會後大合影。(照片李佩珍提供)

蘆塘,這個位於廈門與漳州交界的小村落,因閩臺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崇文重教的耕讀文化世代相承。2016年,面臨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內生能力弱等困境,蘆塘首先搭上了海滄特色鄉村振興發展的探索之路。老厝怎麼改?臺胞社區營造員挨家挨戶發放問卷,怎麼翻修,修完之後做什麼,全由村民自己決定。

從臺灣到海滄 參與見證閩臺融合社區營造

現任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彼時在蘆塘社駐點,來自臺灣大學城鄉發展研究基金會原規劃師李佩珍,將臺灣社區營造理念引入海滄,與當地幹部羣衆一道,因地制宜畫出了蘆塘鄉村振興的清晰路線圖。李佩珍說,“流水車間式”的鄉村整治將原本千姿百態、特色鮮明的田園村落,都改造成了棱角全無的模式化聚居區。蘆塘社擁有璀璨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自然景觀,一定不能辜負,因此動手改造。

廈門滄江古鎮工作站,村莊手作課程,李佩珍帶領村參與社區營造。(照片李佩珍提供)

很多人好奇,李佩珍是如何從臺灣到海滄,再將臺灣的社區營造經驗融入廈門海滄的這方水土?海滄蘆塘書院的復興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清嘉慶年間,蘆塘書院設立於蘆塘祖祠光裕堂內,爲陳氏一族的獨辦學堂。“書院雖然不再使用,但村民們對書院的情感依然留存。”李佩珍說,村民們積極參與修復古厝、復興書院,在一同梳理村莊歷史資料、聆聽鄉賢介紹鄉村故事的過程中,那些逐漸被淡忘的鄉村歷史一遍遍被重溫被喚醒。這股熱愛家鄉的力量正是復興書院的關鍵過程,喚起了一股強烈的社會共同體意識,成爲推動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空間改造,導入對家鄉的情感

爲了社區共好,蘆塘村民林亞花騰出書院前自家2000多平方米的番薯田,用於修建書院廣場;村民陳俊傑則主動將自家豬圈拆除,讓出154平方米的地塊進行整治提升;大家一起搬磚、挑水,齊心協力修建了一條800多米長的步道“我想靜徑”,成爲村民與遊客休閒的好去處。像這樣的故事,一再上演。此外,海滄蘆塘樣本不再是一枝獨秀,她孵化出的“鄉村振興 五福臨門”培根計劃已花開滿園,在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與現任理事長李佩珍的帶動下,正在海滄由南向北全域鋪開。透過臺灣經驗的引入,與閩臺融合發展的中國基層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經驗的模式,是可複製可推廣的。

廈門滄江古鎮工作站,葫塘小芳跨村教學傳統髮飾手藝。(照片李佩珍提供)

從臺灣理念到海滄經驗

“海滄的鄉村振興是一個特別的案例。”臺灣大學夏鑄九教授認爲,大陸的許多鄉村振興工作往往單純由農業部門主導,以鄉村環境硬體提升爲主要內容。海滄開啓的鄉村振興是由多個部門橫向合作,兩岸同胞通力攜手,處處閃爍着頂層設計的眼界和智慧。鄉村振興爲何需要多方一起?李佩珍覺得表示,鄉村振興的根本意義在於“造人”,即改變村民的理念與認識。海滄鄉村振興走的正是“造人”與“造物”並軌的路徑,不僅着眼硬體環境的提升,同樣重視激發村民參與共建的熱情。

廈門海滄赤土工作站,赤土公益書院理念宣講。(照片李佩珍提供)

引進臺灣造人+造物的社區經營理念

臺灣開始有社區營造的時間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初期。當時,爲了解決城市化進程中累積的鄉村人口外流、環境污染嚴重、社區關係弱化等負面效應,相關部門推行以社區爲單位、以“造人”“造景”“造產”爲目標的社區營造行動。  透過臺灣經驗引入,在海滄,決策者深知,要做好鄉村振興,修路、刷牆遠遠不夠,倘若忽略人的要素,只關注一時環境的改變,會讓鄉村發展在現代化浪潮中失去持續向前的“動力”。因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引進臺灣“造人+造物”的理念,以符合海滄實際需要。

孩子們走進鄉村,感受海滄鄉村振興的新成效。(照片李佩珍提供)

李佩珍:「因爲人的參與,人與空間就有了情感聯結」,臺灣社區營造理念重視在空間改造中做情感導入,當村民對村莊的認同感纔能有所增進,從而增強向心力,增添幸福感。夏鑄九教授:「臺灣社區營造經驗之所以能在海滄得到充分施展,是因爲接了大陸的地氣」。在他看來,如果只是原封不動將臺灣的經驗移植到大陸,容易水土不服。海滄,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因爲有當地政府的支持,因地制宜制訂實施方案,取得了很好成效。

如今,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已成爲臺灣青年參與海滄鄉村振興的大本營,兩岸社區營造觀念在碰撞中交融出許多創意後共生。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理念、海滄經驗」已跨越千山萬水,走進寧夏涇源縣,開啓了涇源探索”的西部協作新模式,在大陸西部協作工作中,同時導入海滄及臺灣元素,此舉可謂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