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觀音分校3度流標 縮小規模拚發包

國立海洋大學觀音分校設校工程3度流標,將縮減量體,拚明年8月重新發包。(蔡依珍攝)

桃園市政府2017年和國立海洋大學簽署合作意向書,由桃園無償提供桃科6.08公頃土地設立海大觀音分校,並由臺電、中油各補助1/3,是國立大學設校創舉,豈料發包3次都流標,市府坦言因疫情衝擊,物料上漲又遇缺工缺料而延宕,海大決定縮減量體,拚明年8月發包。

觀音在地議員郭蔡美英指出,海大觀音校區2017年就已和市府簽署合作意向書,但第1期工程卻3度流標,憂心進度延宕,直言觀音長期落後,希望透過海大帶動海洋高教發展,並利用中油天然氣產生的低溫海水,發展高經濟價值水產養殖業如龍膽石斑、龍蝦等,帶動觀音就業成長。

市長鄭文燦指出,海洋大學觀音校區及藻礁海洋生態館,興建工程經費達1.8億,由海洋大學、臺電、中油公司各分攤1/3,是國立大學設校經驗中的首例,但受疫情影響、以及營建原物料上漲、運輸成本提高及缺工等因素,今年4月上網公告後,已歷經3次流標,將積極協助海洋大學再次發包,他也提到待三接開發計劃塵埃落定後,將尋求海洋大學技術合作,利用三接冷能發展低溫養殖產業,並設置海洋科技產業園區。

海大指出,首期工程是以1.8億元興建產學育成中心和海洋環境暨藻礁中心,但2案都歷經3度流標,經校內會議,11月底決議兩案合併發包並縮減量體,改爲「海洋大學藻礁暨海洋生態館」一案,減少廠商人力負擔,除臺電及中油各6000萬,學校也再加碼1810萬達7810萬,總經費近2億,主要減少公共空間,像是原辦公室由4層樓減爲3層樓,總樓地板面積約966坪,將重跑行政程序,預計明年5月申請建照、8月發包,力拚2024年8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