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預計去年淨利不低於44億元,營收增長至少三成

疫情影響散去,海底撈2023年營收、淨利大幅增長。

2月20日晚間,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撈,06862.HK)發佈正面盈利預告稱,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預計將不低於414.0億元,增加比例不低於33.3%(以310.4億元爲基準,不包含特海國際營收);錄得的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不低於44.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海底撈將海外業務分拆上市之後發出的第一份年度業績預告。2022年12月30日,特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特海國際,9658.HK)以7港元的發行價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據海底撈2022年年報,海底撈錄得營收約347.4億元,淨利潤約13.7億元。剔除特海國際的數據後,營收和淨利分別爲310.4億元和16.4億元。也就是說,2022年,特海國際的營收約爲37億元,淨虧損約2.7億元。如果以此來計算,剔除特海國際業績之後,海底撈2023年在營收同比增長不低於33.3%的同時,淨利潤實現了不少於168.3%的大幅增長。

對於2023年營收、淨利潤的大幅增長,海底撈在公告中解釋稱,營收的增長主要是由於隨着疫情相關管控措施的取消以及經濟復甦,海底撈餐廳客流量增加,經營表現好轉;淨利潤的大幅增加則源於海底撈餐廳翻檯率提升以及運營銷售改善所致。

對海底撈而言,2022年是改變之年。2022年3月,海底撈發佈公告稱,創始人張勇卸任CEO職務,公司副首席執行官兼首席運營官楊利娟被調任爲公司首席執行官。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海底撈繼續放緩拓店速度,同時在下半年啓動“硬骨頭”計劃以重開過往關停的若干餐廳。儘管從全年業績上來看,其營收比2021年同期的411.2億元減少15.5%;但淨利潤轉虧爲盈,從淨虧損41.6億元增長至盈利13.7億元。

2023年,海底撈的業績進一步改善。海底撈2023年中期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錄得營收約188.9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51.6億元增長24.6%;淨利潤約爲22.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025.8%。以此爲基準進行計算,海底撈2023年下半年錄得營收將不低於225.1億元,淨利潤不低於21.4億元。

不過,根據海底撈公告內容,公司2023年上、下半年的淨利潤受到匯率波動影響。其中,2023年上半年錄得淨匯兌收益約1.92億元,而2023年下半年產生淨匯兌損失。撇除匯兌收益及損失的影響,相較2023年上半年,公司於2023年下半年的淨利潤預期增加不低於10.0%。也就是說,在撇除匯率影響後,海底撈2023年下半年的淨利潤將不低於24.8億元。

縱觀整個2023年,海底撈具體業務層面主打一個“忙”字。據海底撈提供的數據,2023年全年,海底撈共推出了三百餘款新品。標準門店之外還拓展了校園店、露營店、牛肉工坊主題店以及羊肉工坊主題店等新門店形式。 除此之外,海底撈門店推出的擺攤、夜宵等各類新業務和科目三、洗頭服務等花式服務,頻頻將其送上熱搜。

大量“花活”在給海底撈帶來流量的同時,也帶來了客流量。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在翻檯率等數據有所改善。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客流量明顯恢復,累計接待顧客174.6百萬人次,整體翻檯率爲3.3次╱天,同店翻檯率爲3.5 次╱天。2022年同期,海底撈累計接待顧客145.8百萬人次,餐廳整體翻檯率爲2.9次╱天,同店翻檯率爲3.0 次╱天。不過,在一二線城市客單價下降的帶動下,海底撈整體顧客人均消費由2022年上半年的105元將至2023年上半年的102.9元。其中,大陸地區由103.5元降至100.9元,港臺地區194.6元上漲至205.5元。

2022年上半年,由於海底撈仍然執行“啄木鳥計劃”,海底撈新開門店18家,關閉門店26家。截至2022年6月底,海底撈在國內經營1332家門店,其中1310家位於中國大陸,22家位於港澳臺地區。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開5家門店,恢復前期關停的門店24家,同時關閉了18家經營表現欠佳的餐廳。截至2023年6月底,海底撈共經營1382家門店, 其中1360家位於中國大陸地區,22家位於港澳臺地區。

海底撈還將2023年業績與2019年業績進行對比。海底撈表示,相較於2019年度249.4億元的營收及25.6億元的淨利潤,公司2023年度營收和淨利預期分別增加不低於65.9%及71.8%,而該增加主要歸因於海底撈餐廳網絡的擴張。

截至2月20日,海底撈漲0.14%,報收13.84港元;特海國際跌0.74%,報收9.3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