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被政客遺忘的政治誠信(朱鴻達)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右)與副總統參選人吳欣盈(左)24日前往中選會登記爲候選人。(姚志平攝)

藍白合已經破局,回顧在最後時刻的唯一機會,是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主動依據簽署的6項協議提出,由民調專家重新審視九份民調數據,並公開直播。如此堂皇正大的提案,卻被民衆黨否決,論述是因爲同樣的數據還是產生同樣的結果。我要問:民衆黨在怕什麼?

數學,可能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但是對於數據的解釋,卻應是依據各種已知的科學論據去尋求最合理的推論。

這讓我想起美國凱文寇斯納所主演的一部電影「關鍵少數Minority figures」,它主述美國早年歧視黑人的時代,即使有專長也因爲膚色而被排擠。

初始發射火箭上太空,有關太空船降落座標必須依據很複雜的數據演算,才能確認降落位置,否則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可能一不小心降到蘇聯的領土。這時有位白人的小主管堅持自己的驗算結果,卻被一女性黑人部屬提出質疑,自然這位女士就被請離原工作;但經大主管再審慎研究還是請回黑人女士並採用她的計算結果,所幸太空人安然的降落在預定地點。他們使用相同的數據推演計算,但因方法見解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結果。請教這告訴了我們什麼?

另外最令人遺憾的是,在這次由馬英九先生見證的藍白合作協議中,四人白紙黑字的簽署結果,卻在隔天因雙方驗證代表的互嗆,不歡而散。更離譜的是一方立即以不實的數據提供媒體、名嘴,再加上當事人、家人、黨團在螢光幕上委屈的哭泣,請問這是扮演家家酒輸賴的小孩嗎?

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媒體、名嘴跟着起鬨,什麼柯文哲吃軟不吃硬、侯所提重審三份擱置民調是破壞了合作的關鍵點、本來就應該順勢柯侯配,請教您們的專業在哪?您們在學校教書時就是教育學生合約可不負責、不要吃人夠夠,當對侯友宜百般的苛求時,卻罕有人討論柯文哲的誠信問題。

我忍不住要問,難道政治人物最重要的人格特質不正是誠信嗎?我們在學校時老師諄諄教誨,耳提面命的就是誠信,一個不講誠信、連前總統見證簽名的協議都可以譭棄的人,您真認爲他可擔當總統的大位?我們百年教育的宗旨又在哪?

總統大選很重要,政治也是一時的,但誠信的核心價值必須鐫刻在臺灣人的心中和骨子裡,當臺灣的政客及名嘴都拋棄誠信價值,您認爲臺灣還有未來嗎?

(作者爲退休警官)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