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持續監督國會 臺灣民主更有力(曾建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1日一早審查攸關國務機要費除罪化的會計法草案,藍綠黨團都發出甲動通知,朝野立委展開攻防大戰,爆發推擠衝突激烈,民進黨立委王惠美(左)與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右)在現場肢體推擠,最後民進黨立委依人數優勢強制表決,草案以9點14分過關送院會。(張鎧乙攝)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成立15年以來,積極推動各項國會改革,讓立法院公開透明,並透過評鑑導正立法委員的行爲,目前立法院的立委的各項實質參與程度都來到史上新高,立法院在公督盟的監督下,近年來有很多的進步,公督盟穩定每會期公佈優秀與待觀察立委,自第七屆第一會期開始,已經完成28次立委評鑑,機構本身更曾被列入大學入學考試的命題,並數次協助檢察和調查機關釐清選舉中關於立委表現的錯假訊息,爲國內最專業、最穩定、最客觀公正的民間國會監督團體。

公督盟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立法委員的出席、質詢、法律提案、預算刪減、參與議案與法案審查的逐字稿都已經完整呈現在立法院網站系統,立委已經無法規避民間監督,而公督盟評鑑項目中必須靠立委自律揭露的資訊,包含每月40萬的公費助理聘用資訊、是否有三等親、營利與非營利兼職狀況的利益迴避資料與遊說公開、出國考察費之使用等,這些資料公督盟是無法從立法院網站獲得的。

因此公督盟除了持續公佈願意自主揭露的資訊外,今年將積極拜訪朝野各黨團,推動立法院官方版的「立法院立法委員之利益衝突資訊揭露表」、「立法院黨團辦公室成員(公費助理)之利益衝突資訊揭露表」,讓公開透明不只限於議事轉播,更能擴及到立委自身!公督盟再次強調,立委評鑑不只是爲了選出優秀及待觀察立委,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將立委們的政治足跡清楚地讓全民看見,作爲下次投票時的參考與指南。

除了穩定監督立法院,公督盟近年來也積極推動地方議會透明與監督工作,結盟與促成各地議會監督組織成立,並於2017年底組成全國議會監督聯盟(全督盟),目前已經有臺北、新北、桃園、臺中、南投、嘉義、臺南、高雄、宜蘭、花蓮、臺東、澎湖等地區共14個團體加入,公督盟於2020年成功推動議會議事全面轉播,今年更成功迫使議長、副議長、議員及候選人必須上網公開其財產申報,列入行政院和立法院的優先議案。

今年底的地方自治九合一選舉是臺灣民主轉型的一個重要過程。選民應該要扮演好政治消費者的角色,在投票前好好看看候選人的成分,有沒有標示不明以做爲投票的重要參考。因此,公督盟將彙整「OUT奧議員」指標、「議會改革承諾書」並盤點民衆監督議會所需要的一切資訊,於選前彙整成冊,推出《監督議會手冊》!希望藉由人手一本監督工具書,做爲公民對抗貪腐、黑金議員的利器!

(作者爲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