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從寶島到鬼島:民進黨的荒謬執政(汪志雄)

太陽能板。(中時資料庫)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舉辦的2023年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結果揭曉,其中「地方組」的冠軍,是一張藤蔓爬滿了廢棄光電板的照片,作品如此描述:「荒廢的太陽能板,人類離去之後,逐漸被自然收復、被蔓延的植物與塵土覆蓋。」

蔡英文執政以後,經濟部爲了配合民進黨2025非核家園的口號,把各種不同型態的能源放在一起,拼湊出一桶大鍋菜,隨時可以按着政治的考量,加減乘除,這種草率玩弄數字遊戲的能源政策毫無專業,形同兒戲,鮮少有一個科學家或正常人會相信。

可是仗着蔡英文總統義和團式的無知的勇氣,行政院,經濟部,與環保署上下一心,口徑一致,一時之間,我們彷彿又回到了文革時期的大躍進,用乾淨的煤與無私的愛,全民努力造電。這其中又以綠能光電,對臺灣的地方生態危害最巨。

由於政府大力推行綠能,藉由臺電提供各種補助方案,讓許多南部的農民紛紛「棄田重電」,在一望無際的農地上,蓋起了一片片的太陽能板,短短几年,美麗的鄉野風景變樣,綠油油的稻田成爲刺眼的光版。

臺灣土地面積狹小,蔡政府在沒有全盤的考量之下,只爲了反核,便大規模地推廣「農電共生」、「漁電共生」、「砍樹種電」等荒謬的能源政策,既破壞生態,又摧毀農地,無異是殺雞取卵。

綠色植物與稻田所進行的光合作用與減碳功能,對人類的生存非常重要,因此「砍樹種電」不僅愚蠢而且危害地球。而農田裡的稻米蔬菜與漁塭裡水產養殖更是人們的食物來源,「農/漁電共生」不但危害糧食生產且破壞人類幾千年的農業生存文化實不可取。

更糟糕的是,這些太陽能板一旦荒廢,受到污染的土壤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與時間才能夠覆育,因此大部分的業主都選擇就地廢置,正如同國家地理雜誌得獎照片所呈現出來的末世光景的即視感。

而民進黨仗着完全執政的優勢,不顧國家的整體發展,制定錯誤的能源政策,讓自己人成立民間公司(雲豹能源),做政府的生意,吃政府的標案,中飽私囊。其吃相之難看,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這種用錯誤政策讓貪污者上下其手所造成的生態浩劫,將昔日的美麗寶島變成現在的光電鬼島,甚至可能造成日後臺灣糧食不足的危機,而這張爬滿藤蔓的廢棄光電板照片,恰恰爲民進黨的八年執政,留下最完美的註腳。

(作者爲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