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氣候峰會的大國博弈(陳立誠)

20年前美國拒籤《京都議定書》、數年前川普總統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美國在全球抗暖記錄劣跡斑斑。美國人均碳排高居世界第一,在英國舉行的COP26,只會批判中國卻什麼也不敢承諾。圖爲英國民衆號召爲應對氣候變化採取更多行動。(新華社)

英國格拉斯哥COP26氣候峰會舉行兩週後已盛大閉幕。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是世人極爲關注的議題,所以每次大拜拜式的氣候峰會都吸引極多國家元首親自出席。

本次氣候峰會美國拜登總統親自參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未出席。這就給拜登抓到小辮子,在演說時大力抨擊中國碳排最多,爲全球暖化的罪魁禍首,也抨擊中國不關心減碳,連元首都不出席峰會。

目前中美競爭極爲激烈,落入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美國以各種手段不遺餘力打壓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中國。拜登以全球矚目的氣候峰會爲舞臺,強力抹黑中國也並不令人意外。

沒錯,今日中國排碳全球第一,每年碳排幾爲美國的1倍。但毋忘中國人口爲美國4倍,所以以人均碳排而言,美國人均碳排仍爲中國的1倍。但暖化並非由於目前碳排所造成,全球暖化乃因百年來人類在大氣層中的累積碳排大幅增加所致。目前大氣中累積之碳排1/4爲美國所排放,所以以人均累積碳排而言,美國是中國的8倍。拜登何以故意避談此一事實而對中國窮追猛打?

美國人均碳排與同爲已開發國家的歐、日相較,也高出1倍。一方面美國家庭住宅面積遠超過歐、日,消耗極多冷、暖氣。另一方面,美國人均擁有的汽車數量也超過歐、日,人均駕駛里程更遠高於歐、日,消耗大量汽油。美國其實有非常大的節能減碳空間。

但20年前,美國拒籤《京都議定書》,數年前川普總統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美國在全球抗暖記錄中其實劣跡斑斑。本次氣候峰會有一重大議題:先進國家承諾在2030年不再使用燃煤發電,美國又拒絕承諾。拜登雖將美國淨零排放目標訂在2050年,但拜登將電力無碳目標訂爲2035年,其階段性目標爲2030年無碳電力佔比80%,火電佔比由今日60%降至20%。今日美國火電中的燃氣發電佔比已高於燃煤發電,若2030年火電佔比降爲20%,煤電歸零豈不是最起碼的要求?連此一最簡單的目標都無法承諾,個人極端懷疑美國的減碳目標是否壓根就是自欺欺人?

美國在世界舞臺每每不忘大國博弈,強力指責中國之時,爲何不虛心檢討本身的碳排?這不是想奪回世界減碳主導權的美國至少該做的事嗎?

(作者爲臺灣能源部落格版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