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外交休兵後的邦交爭奪戰(徐勉生)

美臺正在聯手與中共對宏都拉斯進行外交拉鋸戰。圖爲蔡總統接受宏都拉斯新任大使到任國書。(圖/總統府提供)

《德國之聲》1月12日報導,我友邦宏都拉斯外長雷依納本月1日在參加巴西總統就職典禮時,與中共外交部副部長謝鋒舉行雙邊會談。雷依納會後向媒體表示,對宏都拉斯而言,與中國大陸企業發展貿易及投資關係至關重要,並盼中共能持續參與投資建設帕圖卡水壩工程。

1月13日,我外交部發布新聞稿,聲稱我駐宏都拉斯大使1月11日與美國國務次卿、美國駐宏國大使、宏國外長及教育部長等人在宏國首都共同主持「宏都拉斯重建校舍計劃」啓動儀式。

兩相對照,可以看出美臺正在聯手與中共對宏都拉斯進行外交拉鋸戰。

猶記得宏都拉斯現任總統卡蕬楚在2021年11月總統大選前曾揚言,倘若獲選將與中共建交。雖然卡蕬楚就任後,因爲美國的強力介入,並未兌現競選諾言與中共建交。但從宏國外長與謝鋒會面來看,卡蕬楚顯然並未完全放棄與中共開展關係的意念。

爲何我邦交國總是想要與中共建交?爲何蔡總統就任後,我連斷8個邦交國,卻未能與主動出擊,建立新的邦交國?一言以蔽之,就是臺灣已經沒有競逐邦交國的籌碼。

兩岸外交休兵後邦交戰火重啓,民進黨政府雖然加碼援助極力護盤,結果卻一敗塗地。主要原因是我方提供的援助,都是一次性的建設計劃,屬於短期利益。而中國大陸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市場廣大。近年又藉由「一帶一路」、「亞投行」向開發中國家招手,我邦交國甚難抗拒中共強大的吸引力。這種長期性的誘因,遠遠勝過我方提供的即期援助承諾。

其次,我國現有邦交國,都屬開發中國家。貧窮問題是這些國家共同的難題,也是國家發展最主要的障礙。三、四十年前,臺灣努力發展經濟,創造了經濟奇蹟,也一度爲亞洲四小龍之首。對開發中國家極具吸引力。

如今臺灣經濟發展停滯,早已淪爲四小龍之末。即使半導體產業一枝獨秀,卻令開發中國家難以消受。相對地,中國大陸在龐大人口壓力下,能夠在三十年內成功脫貧,自然使亟欲脫貧的開發中國家嚮往不已。每次友邦與我斷交,蔡總統一律指責中共金援誘惑。事實上,兩岸邦交戰的手段,正悄悄地從單一的經濟援助,走向全面性的多元較勁。

2022年民進黨政府在外交上度過平靜的一年。一方面是美國在臺面上與檯面下,以胡蘿蔔與棒子並用,迫使宏都拉斯維持與我邦交。另一方面,去年中國大陸疫情未減,又要準備中共二十大會議,內部穩定高於一切。並且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共的外交舉動備受矚目,使其外交作爲極爲保守。

或謂面對中共外交攻勢,我不應退卻畏戰,然而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盲目地與中共正面交鋒,無異是有勇無謀暴虎馮河。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國際情勢變化多端,民進黨政府如果不能審時度勢,與對岸改善關係重回外交休兵,仍然執意與中共正面較勁,展望未來,我國的邦交戰況恐難樂觀。

(作者爲前駐海地大使)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