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疫苗外交戰正在火熱展開(謝正一)

疫苗外交。(圖/美聯社)

最近,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搶購及儲備遠超其國內需求的新冠疫苗。截至目前爲止,美國共採購26億組疫苗,同時有上億組疫苗閒置在國內倉庫。中共外交部表示,中方已向80多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向5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同埃及,阿聯等十多個發展中國家展開技術轉讓和合作生產。中國國藥集團疫苗,已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審批。

鄰近中國大陸印度,現在也算是疫情失控。印度在今年1月,向不丹馬爾地夫孟加拉尼泊爾、緬甸、塞席爾等國輸出疫苗。也對斯里蘭卡、阿富汗、莫里斯等國援助疫苗。印度生產的疫苗,一種是獲得授權生產的AZ疫苗、另一種是自己研發的。印度是藥品生產大國,也是國際重要的藥品供應國。此外,俄羅斯自行研發的疫苗衛星五號,則開始供應國內施打。同時,向白俄羅斯哈薩克匈牙利等國輸出疫苗和合作生產。

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截至目前,通過世衛組織緊急授權的共有五隻。英國的AZ、德國的BNT、美國的莫德納、美國的嬌生、中國的國藥等。從疫苗研發能力來看,美國、德國、英國、中國大陸等,算是前段班。俄羅斯的疫苗應當不錯,只是尚未被世衛組織認定。

世界各國的防疫工作到目前爲止,美國以及歐盟在今年7月可以開始人員的相互移動。前提是必須出示「疫苗證明」。因此,特別提醒臺灣民衆,如果打的疫苗並非世衛組織認證,基本上仍將被封在臺灣島內。

從大國極力掌握疫苗來看,特別是美國,在日後的「疫苗外交戰」上彼此肯定,盡洪荒之力來拓展自己的國際關係。就過去一年的觀察,在疫苗研發上中國大陸做得最積極。它能在世衛組織尚未認可之下,憑着自己國內抗疫成果獲得一些國家的接受,堪稱相當不容易。如今通過世衛組織的認證,中國大陸的疫苗更容易拓展市場和國際關係。

疫苗研發的競爭,讓我們看到未來國際各國,彼此之間的互動與羣聚關係,全球一體化的結果,創造了世界經貿活絡和財富。但也帶來不少人類的問題,諸如世界各國大量排碳所造成的氣候變遷貧富差距引發戰爭和難民、民主政治因爲民粹而陷入困境、美國主導而掌握世界的霸權,往下坡滑落、新的世界秩序平衡,正在磨合中,然而,這次新冠肺炎,不論大國和小國、不論膚色和男女、輾壓過地球每一個角落,讓我們意識到,另一個新的世界來臨了。

首先,我們看到有深厚科研潛力和基礎的國家,未來將主導世界的秩序和話語權。特別是德國,令人驚豔,美國、中國大陸、俄羅斯、英國等,仍將主導世界的局勢。法國稍微落後,不過,法國製藥大廠及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已開始進行第三期臨牀實驗,預計年底推出疫苗。這樣一來,聯合國常任安全理事國的,中、美、英、法、 俄等國家基本就到齊了。

其次,我們可以觀察到,這次正在展開的「疫苗外交戰」,美國肯定力保他對中南美洲影響力,甚至可以說是確保他的勢力範圍。俄羅斯則是努力確保前蘇聯加盟國中亞各國的影響力。印度則與中國大陸力爭鄰國的影響力。中國大陸則爭取傳統支持者,非洲及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力;對自己邊境鄰國的爭取力道,則與俄羅斯和印度,形成拉鋸之態勢;對於中南美洲,則儘量重點下功夫

從現代地緣政治來說,它已經不是傳統地緣政治所認知的對抗及霸權勢力的概念。它已成爲自身可持續發展,以和平、協作爲主要戰略導向的發展方向和基礎。中國大陸展開的「疫苗外交」,則比較接近現代地緣政治理論。

最後,我們應該可以感覺到,這次等同人類浩劫的新冠肺炎病毒,雖然尚未結束,但依然可以預知在今年年底前,因爲疫苗的大量生產和精進,新冠肺炎基本上將近尾聲。新的治療方法,也將像是感冒吃藥和治療方法而結束了人類的恐慌。最後,世界各國仍然將盤點,大國的抗疫成果和對世界抗疫的貢獻度,重新評估大國的綜合國力和世界的話語權。到目前爲止我們觀察到的是,美國仍將穩居世界第一,中國大陸則因爲這次抗疫而得分,其他國家仍將扮演各自名次的角色。

當然,期望我們臺灣的疫情,將因爲獲得有效疫苗而控制病毒蔓延。在年底前,能恢復與世界各國的相互交流與正常化國際經貿關係,這纔是臺灣生存需要的抗疫結果。(作者爲中華戰略協會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