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英雄馮守娥(黃智賢)

英雄馮守娥。(感謝前輩女兒陳志平與女婿陳建仲提供)

今天,是馮守娥前輩的告別式。她在8月27日,92歲高齡逝世。這些天,總想到她的音容笑貌。她曾說過,人生就像蠟燭,只要可以照亮別人,就有價值了。

有幸得以認識這樣,如師如光的英雄長輩。她以她一生的光,照亮了我們身邊許多的黑。常常,在失去勇氣時,在軟弱時。想到前輩一生經歷的苦難,就覺得,自己做的,實在太少了。有什麼好說嘴的?

前輩生於1930年日據時的宜蘭,那是臺灣光復前15年。雖然是家中很多孩子,可是前輩的尊親對子女,卻是男女平等的態度。所以她可以在羅東女子公學校受教育。父親且教她孟子。

光復以後,她在蘭陽女中讀書。她開始受大陸來臺的老師,廖臨跟劉登峰等左翼老師啓蒙,學唱義勇軍進行曲,研讀三民主義,討論公平正義,國家前途,女性地位平等。她跟兄長馮錦𪸩,加入讀書會,研究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之後各自負責學校支部工作。

她在學國語的時候,寫的三篇作文: 「臺灣解放的一天」、「論臺灣婦女」、「論中國教育」,可以大概看出她的信念與價值觀。她曾經一再地說,自從看清楚曾受過的日本帝國殖民生活的痛苦後,就認爲自己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她爲兩個女兒取名爲「志民」與「志平」。因爲,她要爭取民主而公平的社會,以及平等而和平的世界。

馮守娥、陳明忠夫婦。(感謝前輩女兒陳志平與女婿陳建仲提供)

1950年,前輩跟兄長馮錦𪸩,因爲「叛亂案」被捕,被判10年。兄長同年卻被槍決。1965年她跟一樣是政治犯的陳明忠先生結婚。而陳明忠先生,曾經跟她兄長關押在同一個牢房。

1976年,陳明忠先生再一次被捕入獄。本來被判死刑。前輩不斷奔走,最後,明忠先生改判15年。她以政治犯的身分,求職當然受歧視。靠教日語、翻譯日文艱難維生。又堅持帶着女兒探視獄中的先生。因爲,她說,要讓女兒記着爸爸,知道爸爸是爲什麼入獄。

1987年前輩跟陳明忠先生,跟政治受難的「老同學」,成立「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她積極推動兩岸統一,推動臺灣民主,參與反帝國主義解殖運動。

她到日本靖國神社抗議,發起訴訟。她從來沒有爲自己吶喊。她一生爲民族的尊嚴,爲社會的公平正義(包括女性的平等地位)。一直犧牲。矢志不悔。

李登輝之後的臺灣,臺獨掌握了權力,甚至是歷史的詮釋權。她跟陳明忠先生追求國家統一,讓臺獨無以面對這樣的先行者與愛國者。於是,只能忽視。因爲她太巨大。因爲她棄名利如敝屣,榮辱不驚。

幾次向前輩請益。她拉着我的手,娓娓地說着她畢生的追求,她對中國強大人民幸福的想望,跟對後輩的疼惜。

對臺獨對臺灣的殘害,她沒有沉默,更沒有退縮。聽着前輩溫柔堅毅的聲音,我總是覺得不可思議。小小的身軀,究竟內蘊了怎樣的力量。

有一次,敬邀守娥前輩跟明忠先生來上夜問打權節目。錄影完已是晚上七點。我懇求老先生老太太,在中天電視臺對面的臺式海產店便飯。華燈初上的內湖,下班時刻,車水馬龍。我扶着手牽着手的陳明忠與馮守娥前輩,一起過馬路。忍不住眼眶紅起來。他們身影佝僂,卻何等偉岸。我們這個社會,實在對不起他們。

有些人,是一種標竿。在我心裡,她是巨大的光。常常不經意間,我會想到馮守娥陳明忠前輩。她的一生,即使何等艱難,她始終堅毅的守住了道。她照耀了民族的歷史。照亮後人。

前輩如今在天上,與夫婿陳明忠先生,與兄長馮錦𪸩團聚了。前輩生前,得以親見中國崛起,前輩說,一生無憾了。願您的大願,行於中華大地。願中華復興,國泰民安,人民幸福。(作者爲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