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百姓論壇 聚焦兩岸文化情感

今年以來,大陸大力推動兩岸大交流,不斷舉辦或復辦交流活動,也確實有不少臺灣民衆因此造訪大陸。(中新社)

海峽百姓論壇近期在福建廈門舉行,今年繼續聚焦兩岸文化情感。在強調閩臺百家姓血緣親情的背景下,除了舉辦兩岸族譜展,同時還發表《海峽百姓宣言(廈門)》,以增強民族認同感、促進兩岸心靈契合。此外,廈門也將建立「世界閩南語音樂中心」,旨在整合兩岸閩歌資源、加深臺灣民衆認同。

海峽百姓論壇今年邁入第十五屆之際,特別於開幕式中發表《海峽百姓宣言(廈門)》,第一點就指「兩岸一家,和衷共濟」,並強調兩岸同胞是「骨肉相連的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要積極開展尋根溯源、合編族譜、祭祀先賢、敦親睦族、聯宗聯誼等活動。

宣言也提及,要增強民族認同感,促進兩岸心靈契合;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是實現兩岸互利雙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努力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宣言中更寫進反獨促統、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

本次論壇還展出兩岸族譜展,也可見大陸對兩岸民族認同的重視。據指出,在臺灣2300多萬人口中,95%以上爲大陸遷徙的漢族移民;在姓氏人口構成上,閩臺前十大姓氏人口數基本相同。展覽現場展示出閩臺兩地各姓氏的族譜,也詳細介紹各族譜的編修歷史等。

同時,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柯希平於開幕式上宣佈,將在廈門建立「世界閩南語音樂中心」。該中心將整合兩岸與全球閩歌資源,深化世界閩南語音樂領域的合作與傳播,以匯聚兩岸閩南語音樂文化人才、加深臺灣民衆的認同,並讓世界閩南語金曲大獎永久落地於廈門。

一名與會的臺灣青年表示,經過三年疫情,這次論壇重新恢復實體交流,許多前來臺灣交流的鄉親在此相聚,並回到自己的祖籍地,「一個擁抱就勝過任何語言」,非常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