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煩惱的“解鎖人”——記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興路派出所民警陳樑順

光明日報記者 彭景暉 顏維琦

“每個孩子都像一把鎖,都有一把獨一無二的鑰匙。”翻開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興路派出所民警陳樑順的工作手冊,這句寫在扉頁的話語,伴隨了他10餘年的從警生涯。

然而找到那一把把合適的鑰匙,並非易事。爲打開小桂的“心鎖”,把他從網絡遊戲世界拽回現實生活,陳樑順在這個“網癮少年”家敲過58次門。

“陳警官,請您把小桂關進去,接受懲罰。”第一次接警,小桂父子已劍拔弩張——恨鐵不成鋼、急白了頭髮的老桂,不停列舉兒子頂嘴、動手打大人等種種劣跡;初三學生小桂把自己關在屋裡不吃不喝,絕食了51個小時。

此前,小桂用壓歲錢偷偷買了手機,迷上手遊,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老桂勸說不成,強行斷網,家庭矛盾由此激化。陳樑順來時,小桂已是第5次絕食抗議。

“救人要救心。”陳樑順對這樣的情景再熟悉不過了,率領虹口分局社區少年服務隊結對幫扶轄區青少年的幾年工作中,他幫助了太多“問題青少年”。但他深知,“孩子可不好對付,沒有見招拆招的套路”,唯有用心去試。

“我也打遊戲,還打過全國比賽。你打什麼遊戲啊?”和藹可親的話語傳遞至門的那一頭,少年終於開口了。在隔門聊了一個小時遊戲後,少年打開了門。

“眼前的危機解除了,但少年的心門仍是緊閉的。”從此,80後陳樑順成了00後小桂的朋友。他常常大清早跑到小桂家盯着小桂起牀上學,大半夜緊急出動平息小桂父子矛盾。一個多月上門40多次。在陳樑順登門第58次時,小桂父子倆終於能坐在同一張桌前敞開心扉、平靜對話。

“你如果是隻鷹,就給我把翅膀揮舞得用力點,不要只在地上爬。”這類充滿氣魄又鼓舞人心的話,從一個英武矯健又滿面春風的民警口中說出,很多青少年都爲之動容,並由此走上健康成長之道:

小桂中考成績比平時漲了150多分,成功考入市重點高中,幾年後順利考入大學;

小徐改掉了喜歡惡作劇的習慣,與昔日“結下樑子”的同學握手言和,收穫了真摯的友誼;

小黃擺脫了盜竊團伙的影響,成爲一個照顧阿婆的好外孫、品學兼優的“學霸”……

一個人的領跑,發展成一羣人的接力奔跑。2021年,爲推廣陳樑順的幫扶好經驗、好做法,嘉興路派出所成立“陳樑順工作室”;2022年,虹口分局在所有派出所成立由黨總支書記牽頭、團支部協助落實的社區少年服務隊,吸納了112名擁有心理諮詢、法律、教育等專業背景的民輔警隊員。

身爲領頭人,陳樑順帶領隊員主動排摸轄區裡存在心理健康隱患、家庭矛盾突出、沾染不良習氣等問題的青少年,主動介入幫扶;依託輪值輪訓平臺,採取“上門送教”“跟班作業”等方式,爲隊員們傳授做青少年工作、處理親子矛盾的方法技巧,提升幫扶效能。

不少曾經接受過陳樑順幫助的人,也主動加入了這支隊伍。一個“雞娃”媽媽在陳樑順的幫助下重塑親子關係,還專門學習了兒童心理學知識,成爲一名心理諮詢師。“陳警官有需要,我隨叫隨到。”她告訴記者,陳樑順所做“護苗”事業到達的深度,對孩子們關愛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很多家長。他親筆書寫的25本工作手冊,便能佐證這樣的結論。

25本工作手冊詳細記錄了幫扶25位“問題青少年”的心路歷程、技術分析和反思總結,如:“社區是個‘同心圓’,‘圓心’往往就是孩子”“小黃的‘鑰匙’是尊重”“小徐的‘鑰匙’是使之得到周圍人的關注”……

也正是在這些工作手冊上,記者讀到了這則溫馨的故事:陳樑順曾送給小桂兩個卡通警官形象的鑰匙掛件。小桂將之掛在鑰匙圈上,也曬在了朋友圈,配文說:“沒有你帥,但猶如你在。”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