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訪美 內政外交都有戲

(圖/總統府提供)

自嘲「馬上就要被罷免」的立法院長韓國瑜受總統賴清德所託,在18日出發,代表政府前往美國華盛頓特區參加川普的就職典禮。韓國瑜所率領的跨黨派立委團共有8位,在啓程前就傳出,訪團成員對行程規畫一概不知,及訪團規模不若以往立院龍頭率團時的多元。

這兩個情況都是事實。第一個情況可以理解,因爲第一線在美的外交官員未必有時間或有辦法在團員名單確定後,就能立刻完成初步規畫。第二個情況則只能由主其事的總統府加以說明,但似僅有綠委出面表示組團由韓國瑜主導,外界不宜有過多政治解讀。過去除立委外,還有中央官員、縣市首長、政黨高層或專家學者參團,這次全團都是立委,似較無法彰顯我國的民主多元。

同樣讓人蔘不透的是,賴清德委託「馬上就要被罷免」的韓國瑜赴美,顯示韓此次訪美行受到民進黨內部矛盾的影響,究竟是代表中華民國赴美,還是也捲入了執政黨的內鬨,難有定論。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喊出「雙罷」,誓言罷免院長韓國瑜、副院長江啓臣,還有41位國民黨籍區域立委。雖有綠委爲其緩頰,稱黨團在立院的政治攻防,與國家元首要維持朝野和解的高度,在「角色分工當然有所不同」,但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對該黨立院黨團向國民黨施出較無政治高度的攻擊,究竟是管不動?或各扮白臉黑臉?亦或藉委託韓國瑜赴美以打臉柯建銘?

另就國家立場而言,立法院長率團前往華府慶賀川普就職,美國官員、議員、智庫專家多少知道這位院長正將面臨罷免,卻可能不知這只是民進黨立院黨團少數人一頭熱,且罷免成功的機率低到不行。所以,當韓國瑜團長見到前述美方人士,後者對於我政府的決定將有怎樣的想法?如果總統府的決定被美方認爲是兒戲或鬧戲,豈不壞了重要的對美外交?

當韓國瑜完成慶賀川普就職的任務後,將會晤迄今尚未公佈名單的國會議員,並造訪華府兩間智庫,分別是威爾遜中心及傳統基金會。

雖說外界希望訪團能將臺灣的民主多元印象帶入美國各界,但臺灣的民主多元早已深入美國政學界人心,委實不必過於着墨。美國政學界面臨自己國家的政治大變局,及川普對於中國大陸的政治態度迥異於拜登,所以應會對臺灣如何評估接下來4年的美國臺海政策、如何爭取川普政府的支持、如何快速強化自衛能力等問題更有興趣。相信跨黨派的立委們會給出同中有異的答案。

還有些美國政學界人士長期受綠營海外宣傳影響,認爲民進黨是「愛臺親美」,有利於美國的印太經營,而國民黨是「親中反美」,有損美國的印太政經利益。事實上,自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以來,哪任總統不親美?他們的差別只在於對中共當局要否握手、握到什麼程度。例如李登輝用「一中各表」去握手,馬英九則用「九二共識」(非如蔡英文稱等於「一國兩制」)去握手,都或長或短地促進了臺海和平與穩定,但他們依然親美。

訪團的民進黨成員或許會以「一中一臺」作爲未來獨立的指引,但多年來美國當政者從未給予支持,遑論其所帶來的戰爭風險。國民黨成員可能須藉其黨章規定要落實民主憲政,「實現中華民國爲自由、民主、均富和統一的國家」,清楚說明不會統一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的政治立場。

總之,只要讓美方知悉我國多元的政治觀點,及我國可與美國如何互惠互利,韓國瑜此行就算成功了。(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國際事務學院全球及區域風險評估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