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複合日食」明登場! 北市天文館授4招安全朝聖

臺灣各地20日中午12時16分起將陸續出現日偏食,臺北市立天文館提醒民衆把握機會觀賞。(北市天文館提供)

明天將出現罕見「複合日食」天象,臺灣各地中午12時16分起陸續可見「日偏食」,臺北市立天文教育科學館提醒,已曝光X光底片、電焊鏡片、3.5磁片等觀察方法不確定能否濾除紫外線與紅外線,建議民衆使用4種方式觀察,才能安全看日食。

複合日食指同一次日食中,不同地區可分別見到日全食、日環食及日偏食等3種食相。天文館表示,臺灣可見日偏食,東帝汶東部、西巴布亞部分地區和澳洲西部的埃克斯茅斯半島則能見日全食,日環食則只能在法屬南部屬地北方印度洋、馬紹爾羣島東南方太平洋上看到。

針對安全觀賞日食方法,天文館建議,民衆戴「日食眼鏡」是最方便、最直覺的觀察方式,合格的日食眼鏡應該看上去一片漆黑,只看得見太陽表面,但缺點是無法把太陽放大,無法看到多細節。

天文館表示,針孔成像是最安全、最創意的觀察法,日食發生時,穿過樹葉間投影的太陽會呈現日食的形狀,民衆亦可以在紙板打出好幾個圓孔,獲得同樣的效果。

透過望遠鏡放大聚焦太陽投影在紙屏上,可讓許多人同時看見太陽表面的細節,但天文館提醒,長實間投影會損壞望遠鏡,要當心投射出強光燒灼;在望遠鏡前專用太陽濾鏡,可觀察到太陽最清楚細節,但務必注意濾鏡是否穩固,也不能使用不合格設備代替濾鏡。

天文館提醒,過去流傳「已曝光X光底片」、「電焊鏡片」、「3.5磁片」等觀察方法雖然能降低太陽光強度,但不確定能否濾除不可見的紫外線跟紅外線,不推薦民衆用於長時間觀察太陽。

天文館補充,由於本次日食帶覆蓋區域大部分位於海洋,全球僅少部分人口有機會目睹,而位於全食帶內的幸運兒更是隻有不到38萬人,佔全球人口總數的2萬分之1,臺灣位於偏食帶北緣可見日偏食,是2030年6月之前臺灣最後一場可觀賞到的日食,不可錯過。

爲了讓民衆安全觀賞日食奇景,天文館將於當日中午12時20分起,由解說員與Vtuber(虛擬直播主)厄倫蒂兒、涅默,共同在YouTube「臺北天文館」頻道透過專業望遠鏡直播本次日食,同時介紹全食帶內的影像畫面,讓國人也能分享令人驚奇的日全食景象,並在輕鬆的互動解說中瞭解有關日食的知識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