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低溫回家即沖澡 慎防心臟凍未條

文圖康健雜誌入冬最強寒流發威,全臺猝死意外頻傳。一位57歲工人,下工後回宿舍洗澡時突然昏倒,被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研判戶外低溫,回到宿舍後又馬上洗熱水澡溫差過大而引起心肌梗塞猝死。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大情況下,最容易讓血壓失控

如果從寒冷的戶外走進溫暖的室內應先休息30分鐘~1小時,再洗熱水澡,且水溫不可過熱,洗完之後也不要馬上進入太過寒冷的地方,以免因血壓不穩,增加中風危險。

心臟基金會執行長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表示,日本曾有研究民衆在下雪時,戶外0度、進到室內20度,若突然洗40度熱水澡,容易造成血壓不穩,甚至增加中風風險。溫差越大,心臟壓力也會增加,容易改變心血管收縮狀態,增加心臟負荷,導致心肌缺氧,進而引發心肌梗塞。對於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長輩,也容易引發腦中風。

如何控制血壓,避免中風、心肌梗塞,專家有兩大提醒:

氣溫變化運動情緒睡眠不足

一般門診中,醫生會先排除可能的促發因素,除了氣溫變化、劇烈運動外,也常見患者因暴怒、緊張、焦慮導致血壓飆高,可能過一會又會回覆正常。建議先排除突發因素,至少半小時後再量一次血壓,避免因爲緊張血壓愈量愈高。

門診時,醫生也不一定會開降血壓藥物,有些高血壓是失眠、焦慮引起的,可能開立安眠藥鎮靜劑,請病人回家好好睡一覺,等睡眠充足了,血壓自然就會降下。

每個人血壓的日夜間波動都不太一樣,吃藥時間劑量不對,都可能讓血壓忽高忽低。

有些人早上吃降血壓藥,把早晨飆高的血壓降下來,但到中午時卻變得降太低,出現頭暈低血壓症狀,等到傍晚藥物作用降低,血壓又再度飆升。醫生建議這類病人可以把藥挪到傍晚吃,或是將藥的劑量減半,分別在早上和傍晚吃。

本來就有服用降血壓藥物的患者,如果出現血壓飆升情況,再固定測量血壓2~3天后,若血壓還未回覆正常,再回診與醫生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藥量。自行加重劑量,可能讓血壓降得太低,產生低血壓,更是危險。

延伸閱讀:

主動脈剝離、急性心肌梗塞......這4種胸痛攸關生死!

爲何天寒 阿茲海默氏症的公公會變了

只要願意控制血壓,沒有理由走回頭路

冷冬隱形殺手:出血性腦中風

一張圖 瞭解「促進血液循環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