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城調整補償! 地方嘆「重要爭議」沒討論

桃園航空城15日公佈最新安置與補償方案,圖爲航空城安置住宅服務中心。(蔡明亙攝)

爲讓航空城居民順利安置,桃園市政府去年底發佈新增加的安置與補償方案,行政院3月11日開推動桃園航空城核心計劃專案小組第24次會議,經中央和市府共同討論後,再微調方案內容。但地方發現,先前民衆反映因領到補償和權狀,慘遭老農津貼、老年年金、低收入戶補助排富,資格遭取消怨聲連連,這次卻沒在會議中討論到,民代盼以專案處理,別讓徵收戶權益受損。

桃市府指出,今年進入安置重建階段,爲協助居民順利完成安置,市府與交通部民航局在去年底彙整居民意見,共同討論各項安置協助與補助方案,包含加發建物補償費(含自拆獎勵金)20%的住家房屋補助費、安置街廓重建發給每坪3萬元協助金、建物補償費15%的配合加速開發獎勵金、調降安置住宅售價每坪3萬元及調整差額補貼門檻至600萬元等,經3月11日在行政院航空城核心計劃專案小組討論,原則在市府提出方案基礎上,再務實檢視目前推動現況及考量居民安置重建的需求上,微調方案內容。

受疫情與缺工缺料影響,並考慮目前進度及安置需要,原市府規畫調整先建後遷安置及全區建物搬遷的時間爲2026年8月,經會議討論,考量安置街廓土地點交後給予居民更充分的興建時間,故經合理評估檢討,期程再調整至2026年12月。

桃市府表示,原先考慮去年與2021年營建物價波動情形,規畫加發住家房屋補助費,經與中央按現有進度務實討論後,考量2025年居民纔開始重建,預估今年至明年一般物價成長幅度,加發比例由建物補償費(含自拆獎勵金)的20%調整至25%。另因期程調整略爲延後,已先行搬遷的安置戶,原規畫加發合法建物50萬元(非合法建物45萬元)房租補助費,也配合調整爲合法建物58萬元(非合法建物52萬元)。

這次討論變動部分,還包含自行至區外安置者,基於安置補助的平衡及一致性原則,也規畫辦理相關補助,執行細節續由市府與交通民航局研議後辦理。其餘包含安置住宅售價每坪調降3萬元,差額補貼門檻調整、尚未搬遷者提前一定時間搬遷加發建物補償費15%的配合加速開發獎勵金則維持市府提出的方案。

市府感謝中央對此案支持,自今年2月起,市府已陸續通知安置土地的土地所有權人辦理界址位置確認,有立即興建房屋需求的安置戶,於完成確認土地界址位置後,得辦理建築規畫、設計及請照建築等相關作業。安置住宅各項作業也都在進度中,預計3月底開始抽籤,今年底陸續完工,市府會積極協助居民解決相關的問題,一同與居民共同完成安置重建,務實推動桃園航空城計劃。

對於今日公佈新補償方案,徵收戶看法不一,有民衆欣喜補償金額提高,也有人認爲仍不足。市議員遊吾和表示,調整後方案約達4成預期,政府有聽到民意,取消二樓板完成期限,但住家房屋補助費評點調整,重建年在2025年,先上調5%「未來不知夠不夠」還是未知數;市議員徐其萬則說,整體補償方案符合民衆期待,政府應早點協助民衆搬遷,若再往後延,恐拖到整體計劃期程,另後續工地、點交也有許多細節要顧到,以不影響民衆重建爲原則如期施作。

徐其萬和遊吾和都提到,根據11日政院會議結論,沒討論到許多民衆因領到土地權狀和補償金,導致老農津貼、老年年金、低收入戶資格被取消,被列入排富名單,但這些民衆是配合政策搬遷,這筆錢也是未來要準備重建家園,被排富不合理,原以爲今天會公佈相關解套措施,後續盼能以專案方式處理,別損及徵收戶的重要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