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梅花座高票價 短期難避免

配合防疫需求,航空公司採取梅花座,未來高票價恐難避免。(美聯社

航空業身處海嘯第一排」,是否出現質變備受關注。星宇航空公關聶國維認爲,在疫苗出現前,維持社交距離成爲顯學,對傳統航空公司相對有利;其次,貨運需求提升,各家航空公司有望增加採購貨機

配合防疫需求,航空公司採取梅花座,航空業者評估,雙走道客機將犧牲4成座位數,單走道客機則犧牲3成,高票價恐難避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認爲,疫後票價增加至少43%。

聶國維表示,在新冠疫苗出來前,考量機上防疫,客人會願意多花點錢買機票,機票漲價應難避免,相較於低成本航空「塞到滿」,傳統航空較能忍受梅花座,相對有利。

雖然短期可能出現「報復性出國」,不過聶國維認爲,疫情加速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商務旅行需求可能降低,機上不管是短期的梅花座、或未來座位會排得寬一些,終究會達到供需平衡,屆時票價就可以回穩。

值得注意的是,貨機需求被看到。聶國維分析,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因客機腹艙載貨,貨機存在必要性大幅降低,退役者衆,但因爲此次疫情,航空公司可望增購貨機。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說,不管是梅花座還是高票價,做生意終歸回到兩點,梅花座代表航空公司運力降低、經營成本增加,「要看航空公司願不願意賠」,高票價當然好,但「旅客能不能接受?」若不能接受,同樣沒輒。

至於衍生貨機需求,孫嘉明說,長榮航貨機僅5架,確實比較吃力,但在攬貨能力上算是不錯,效率名列前茅,稍稍扳回一成;至於會否增加貨機採購,「一直有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