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指數SCFI連四跌 歐洲、美西線狂殺5%

元宵節原本被業界視爲貨量恢復與否的觀察點,如今一舉跌破,航運業界開始將希望擺在3月底,傳統上客戶在月底、季底爲了衝業績,會有一波出貨效應支撐運價,將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多家貨代業者表示,按往例,元宵節過後工廠復工貨量將陸續釋出,但今年元宵節拉貨效應失靈,歐美訂單仍然不強,加上整體運力供給過剩,預期2、3月運量及運價將較1月下滑,目前美西、美東線正分別面臨每40呎櫃4,000、5,000美元保衛戰,即使如此,預料首季運價仍能夠撐在獲利水平以上。

由於關係航商獲利甚巨的美國線長約進入最後訂價的關鍵時刻,海運三大聯盟勢將採行嚴格控艙營運模式,確保運價維持獲利水準,同時觀察紅海事件、美東碼頭勞工談判的發展,若巴拿馬運河船舶通航率不高,美西運價就會有支撐。

今年將有創紀錄的新造船投入市場,其中高達六成、約200萬TEU(20呎櫃)集中在上半年交船。運力供給過剩是航商最大挑戰,除了靠減並班支撐運價,主要看歐美需求端何時恢復及恢復狀況。

SCFI最新報價,上海到美西每40呎櫃運價4,039美元,下跌223美元、周跌5.23%;到美東每40呎櫃運價5,608美元,下跌139美元,跌幅2.42%。

上海到歐洲線每20呎櫃運價2,134美元,下跌143美元、周跌6.28%;到地中海線每20呎櫃運價3,138美元,下跌154美元、周跌幅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