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靠排隊才能吃到的拌川,自己做僅10分鐘,滑嫩鮮香全家都愛!

前一段時間杭州爲了擺脫“美食荒漠”這頂帽子,斥巨資在全網求方案要挪掉“美食荒漠”這頂帽子,也不知道最終結果會如何。

在杭州呆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就懂,那些外地人以爲的杭州美食,比如西湖醋魚、叫化雞,本地人從來都不承認,也不會專程去吃,西湖附近所有的飯店菜單上幾乎都有這兩道菜,只有去嘗過之後才懂,這兩道菜爲什麼只能是景點菜,而不能作爲本地特色菜出列。

杭幫菜沒有什麼明顯的味覺特色,太溫和,不鹹不辣不甜,不過在杭州開的衢州館子裡的菜反而會符合很多人的胃口,衢州和安徽搭界,尤其擅長吃辣,口味略重,有明顯的味道特色,衢州鴨頭就很好吃,買的時候如果要求要重辣,會吃到辣到冒汗,但那被辣刺激的感覺又很爽。

來杭州反而是吃麪能體驗到一次杭州土著人的感覺,杭州的麪館太多了,大大小小的街道中都會藏着一個麪館,有一個統計數字,杭州麪館達到了2.6萬家,比起身居北方的吃麪大城蘭州還要多,一碗麪條因爲澆頭的不同,起價不同,從十幾塊到三十多塊錢一碗都有。

爲什麼杭州是愛好麪條的城市?《舌尖2》曾這樣解讀:人類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宋王朝因戰爭遷都,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

第一次來杭州吃麪,會對着麪館裡的招牌發會呆,因爲招牌上從頭至尾也沒有出現麪條二字,反而“川”字最多,譬如本店特色蝦爆鱔拌川、豬肝拌川……片兒川等等。

原來在杭州去吃片兒川或是拌川都是指吃麪,“川”本是“氽”(cuān),“片兒cuo”是杭州話發音,“正確的寫法應該是‘片兒汆’,不是四川的‘川’,但順着杭州方言讀下來,杭州話多帶“兒”音,“汆”與“川”同音,久而久之便成了片兒川。慢慢片兒川替代片兒汆了。

片兒川是由杭州名店奎元館所創,據說它的配料來自於吃貨蘇東坡的一首《於潛僧綠筠軒》中“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的提示,片兒川最初的澆頭是雪菜、筍片、瘦肉片,現在品種很多了。

杭州的麪館中的面分片兒川和拌川,片兒川是湯麪,拌川是乾麪,脫離炒麪的幹,拌川的口感是軟潤的,它不是炒麪,又不是單純的拌麪,如果你點的是拌川,還要附送一碗湯。

來杭州旅遊,西湖醋魚、叫化雞可以不去吃,但跑一趟杭州本地人都愛去的麪館還是有必要的,麪館裡的杭州味道會比更具有煙火氣,也更杭州味一點。五一前我跑了一趟杭州,專程去吃麪,想吃豬肝拌川,跑到麪館一看在店外等位的人被嚇退了,看那個架勢,等一個小時也吃不到面。

今天跑到菜場買了點黑豬豬肝,洋蔥、韭菜、醬幹,自己在家中做了一份豬肝拌川,味道相似度很高了,而且製作起來並不複雜,幾個要點掌握好就行了:豬肝要嫩,麪條不要煮久,用蔥油做底油來拌,做好這三條,一碗豬肝拌川就能完成了,不算熬蔥油的時間,一碗豬肝拌川只需花費十分鐘左右。

杭州豬肝拌川

食 材

豬肝洋蔥 韭菜鹽 料酒 澱粉 生抽 老抽 蔥 醬幹 白糖

步 驟

1、豬肝洗淨切片後入料酒、鹽、姜和澱粉抓勻後醃製片刻;醬幹切條備用、韭菜洗淨切段備用;姜切絲備用;

2、熬蔥油,蔥切段入油鍋中以小火炸酥,蔥和油的比例爲1:2,炸到蔥段呈酥脆感,蔥油完成,撈起蔥段,將蔥油裝瓶,後期做菜拌麪都可以用到;

3、起鍋入油倒入薑片後下醃製好的豬肝進行翻炒,炒豬肝需要旺火,速度要快,炒到七八分熟時裝盤備用;

4、鍋中留油,將餘下的洋蔥、韭菜、醬幹以旺火翻炒,入鹽和生抽略炒加入炒好的豬肝翻炒均勻後出鍋;

5、準備一個加滿水湯鍋,水開後下麪條,不要煮熟透,最多八九分熟時就撈起後加一點橄欖油先拌一下免得粘在一起;

6、另起鍋倒入蔥油加入生抽老抽白糖,煮至冒泡時倒入麪條翻炒,最後加入步驟3完成的豬肝澆頭翻炒後就可以出鍋裝碗吃了。

杭州拌川的特點是看起來很油潤吃起來不油膩,麪條根根分明,入口後感覺到麪條很有筋道,用豬肝拌川的方法也可以做其它拌川,比如這個季節的鱔魚蝦仁拌川就非常好吃,杭州人吃麪還有一個特點,要配豬油渣,有的麪館收費,有的麪館不收費,可以免費吃。杭州的豬肝拌川用韭黃,菜場轉一圈沒有,就用韭菜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