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教練赤腳感受新場館平整度 滑輪溜冰盼在亞運寫紀錄

杭州亞運滑輪溜冰場館。(中華奧會提供)

滑輪溜冰教練吳炯助爲了感受場地平整度,更赤腳踏上杭州東部灣體育公園亞運輪滑館,考察全球唯一1座七公尺拋物線室內滑輪溜冰賽道。(中華奧會提供)

爲了9月登場的杭州亞運,中華奧會考察團第2天上午看了體操、滑輪溜冰、滑板、足球、擊劍場館,滑輪溜冰教練吳炯助爲了感受場地平整度,更赤腳踏上杭州東部灣體育公園亞運輪滑館,考察全球唯一1座七公尺拋物線室內滑輪溜冰賽道。

2017年臺北世大運滑輪溜冰成爲中華隊獎牌庫,上屆雅加達亞運中華隊也拿下2金1銅,吳炯助說:「這次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我們一開始鎖定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在這屆亞運寫下紀錄。」爲了帶更多資訊回臺與選手分享,原本他還特別帶了滑輪溜冰鞋到場館想實際體驗平整度,雖然最終無法實際試滑,他仍赤腳走了2圈場館。

吳炯助說:「原本我是打算穿鞋子下去感受平整度,但赤腳也能稍微感受,從這座場館建造起就有情搜,有些工法和臺灣場館不同,回饋出來的力量、速度也會不同,所以想實際瞭解這樣的模式反饋出來的速度跟力量是不是有大的差距,讓選手掌握到更多情資。」

亞運是全球首座七公尺拋物線室內滑輪溜冰賽道,韓國首爾的場館則是室外,與臺南、屏東的場地環境有所不同,返臺後吳炯助也將帶着蒐集到的資訊與選手分享。

吳炯助指出,已安排好4月亞運決選之後會進行移地訓練,將臺南、屏東2地移地訓練時間拉長,雖然場地坡度無法跟亞運完全相似,但他希望選手能先加強彎道穩定度,在這2座場地穩定度都達到百分百,接着搭配運科監控、回饋,「最後階段會選擇在與亞運場地最相似的地方做最後備戰,進行戰術上結合、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