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臺灣人是對日抗戰的「最大受益者」

▲前參謀總長行政院長郝柏村。(圖/記者徐政璿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前行政院長、退役將領郝柏村6日出席南京抗戰研討會時,表示臺灣人民是對日抗戰最大的「受益者」,因爲臺灣人今日之所以能夠當家作主、進步繁榮,全與抗戰勝利息息相關,因此他反對臺灣與抗戰無關的說法。

郝柏村6日在由兩岸民間團體主辦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研討會」閉幕式上,發表了一段長達35分鐘的談話。當時他一開口就說「我今年99歲了,固然是第一次參加,也許是最後一次參加」,希望年輕世代對抗戰史能有適當的瞭解,「至少要知道今天的幸福,都是因爲抗戰勝利所掙來的」。

郝柏村指出,有臺獨人士認爲臺灣與抗戰毫無干系,甚至以此作爲「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論點基礎,他個人是堅決反對這種說法的,因爲臺灣人如今之所以能當家作主、進步繁榮,都與抗戰勝利有關,所以臺灣人民無疑是對日抗戰最大的受益者。

至於國共與兩岸關係,郝柏村以德國法國曾是「世仇」爲例,指兩國現今同爲歐盟得核心成員,若沒有德法團結合作,歐盟就不復存在,這可以提供兩岸人民作爲參考。

▲郝柏村表示,抗戰勝利主要靠國民黨,「建國成功」主要則靠共產黨。(圖/翻攝自微博)

他說,兩岸關係的發展是國共內戰的「餘波」,兩岸「有制度上的差異,但沒有統獨上的分歧」,兩岸年輕世代應該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下和平共存、發展,並從中培養出「和平統一」的共識。

郝柏村指出,抗戰勝利主要是靠國民黨,但「建國成功」是靠共產黨,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兩黨都是「中華民族現代化夥伴關係」,與幾千年的歷史相比,兩黨幾十年的矛盾根本微不足道,因爲現在是共同合作的時候。但他也強調,這些發言都是他的「個人意見」,不代表任何黨派政府

會後,針對新課綱可能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郝柏村表示,自己還未深入瞭解相關議題,但若有任何人要「使臺灣的年輕世代不認爲他們是中華民族、不認爲他們是中國人」,這點他是堅決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