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與性能的結合體 試駕路特斯ELETRE S+版

提到路特斯這個品牌,大家不難會想到這個品牌“盛產”純粹駕駛機器,在品牌創立的幾十年間一直致力於跑車的研發,比如 Emira、Evora(參數丨圖片)、Exige 等。

自從宣佈路特斯宣佈 Emira 爲最後一款量產燃油車時,就代表了路特斯品牌正在全面向電動化轉型,而這一次出現在我面前的是路特斯品牌的首款純電化車型—ELETRE,在“觸電”之後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我認爲這是豪華與性能的結合體。

速度與激情是當代熱血青年的追求,加速能力是第一位,首先要有足夠強的性能滿足對速度的渴望;“激情”則是第二位,但並不是所有車輛都讓你開起來能感受到“激情”,除了速度之餘,駕駛過程中還要足夠好玩,所以這裡的“激情”代表着駕駛樂趣。

速度這項指標在如今看來顯得沒那麼“保值”,3 秒、4 秒俱樂部的成員越來越多。比如我們今天試駕的這輛 ELETRE S+ 版本的百公里加速爲 4.5 秒(R+ 版本百公里加速爲 2.95 秒),坦率地說沒有直擊用戶“爽點”。

但如你所願事實並非如此簡單,雖然 S+ 版的加速看起來不太驚豔,但在試駕過程中感受到這臺車的後段加速能力是真的突出,特別在時速 100km/h 以後的加速。

整體的加速感受很線性,哪怕新手用戶嘗試全電門加速,也不會令你產生恐懼感,這和我試駕的其他車型而言,的確會存在一些差異。

新車共有運動、舒適、經濟、越野以及個性化五種駕駛模式,除了可以在中控屏上調節不同的駕駛模式以外,還能夠通過方向盤右側的撥杆對駕駛模式進行切換。

試駕過程中我基本上都調節到運動模式,當調節運動模式後主駕靠背的側翼已經坐墊兩側都會收緊,令駕駛員進入真正的戰鬥狀態。

然而在經濟模式下,這臺車的“野性”也逐漸被收回,一切的設定都覺得在開一輛偏向運動的家用車。

除了加速快,制動力也是關鍵點,ELETRE 車型的剎車踏板能給到駕駛員十足的安全感。ELETRE 的剎車行程特別短,完全沒有一點虛位,而且前端剎車力度特別緊實,我個人是挺喜歡這種剎車腳感。

在底盤上,ELETRE 車型配備雙腔空氣懸架、CDC 電磁懸掛、後輪轉向,前後都採用五連桿的懸架形式。在不同模式下的底盤表現都不相同,在運動模式下非常緊繃,特別是抑制側傾的能力,在掉頭時配合加緊的側翼,似乎很難感受到車輛的側傾。與我前段時間試駕的帶有電子防傾杆的 i7 M60 極爲相似,整體我認爲是發揮出了強大的平衡能力。

我記得創始人查普曼曾經說過“加速讓你在直道上跑得更快,減重讓你在任何地方都跑得更快。”所以在試駕之前我一直對 ELETRE 車型產生一個疑問,在觸電過後的感受到底怎麼樣。

同時也詢問了此前試駕過的同事,他們都對這臺車給出一致好評,這也讓我更加興奮起來。

在興奮之餘其實還是留有一些小遺憾,單從駕駛感受層面而言是因爲我還沒有開過路特斯品牌的小跑車,那種純粹的駕駛樂趣對我來說忽遠忽近。

實際上 ELETRE 帶給我的體驗是符合預期的,這臺車的駕駛感受在我看來是比較均衡,當然在調到運動模式後一切就變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店預約試駕。

ELETRE 的外觀設計張力十足,遠看就覺得這傢伙並不好惹。我們試駕的這輛外觀顏色爲索拉黃,實車顏色非常亮眼。

在外觀上沿襲路特斯千萬級純電超跑 EVIJA 的孔隙式設計語言,將空氣動力學應用到極致,前臉在孔隙式設計理念的驅動下將視覺感受做到輕量化。

同時全車還隱藏着 7 組 Race Aero 空氣動力學風道,車輛的風阻係數爲 0.26。

看到這裡,許多朋友會問到爲何 ELETRE 這款車型上有那麼多空氣動力學的套件,但風阻係數則是 0.26?這個數據在今時今日看說不上是頂級水平,畢竟目前新勢力品牌的一些產品很容易就能做到更低的水平。

實際上空氣動力學上的這些套件並非爲了降低風阻係數才設計的,而是能夠提供一定的下壓力。車輛在高速行駛過程中會產生升力,所以這時候就車輛就需要下壓力,使得車輛在高速行駛過程中能夠更加穩定地“貼合”地面。

比如我們今天試駕的這輛 ELETRE,全車隱藏着 7 組 Race Aero 空氣動力學風道,配合上主動尾翼、主動進氣格柵、分體式破風尾翼等,造就獨家“馭風套裝”,官方公佈最大行駛淨下壓力達 90 公斤。

側面的造型更加亮眼,遠看其實並不覺得是一輛 SUV。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爲 5103*2019*1630mm,軸距爲 3019mm。

同時在側邊仔細看也能夠發現暗藏玄機,例如左右輪眉的位置就佈置了兩顆激光雷達,再配合上前後車頂各一顆,全車共有四顆激光雷達。

爲了在不使用自動駕駛功能時能夠有效降低風阻,激光雷達採用可翻轉設計。

全車在智能駕駛層面上共配備 34 個傳感器,在未來將能實現高速 NoA、城市 NoA、停車場記憶泊車等功能。

除了激光雷達以外,充電口也被放置在前翼子板處,當然充電口不是重點,重點是 ELETRE 車型全系都標配 800V 超充平臺,擁有極快的充電速度。

來到尾部,棱線與曲面加之左右兩側曲面氣道做到出色的風阻之外也提供尾部動感柔美的視覺效果。

ELETRE 內飾上體現的豪華除了高級皮革以及新型材料製作而成的零部件進行點綴以外,還加入了一些展現科技的功能配置。

路特斯 ELetre 全車共有 5 塊屏幕,這五塊屏幕分別是 12.6 英寸的儀表盤、 29 英寸的 HUD 、 15.1 英寸中控屏、 12.6 英寸副駕娛樂屏和 8 英寸後排娛樂屏。

其中 15.1 英寸中控大屏採用的是 OLED 材質,屏幕分辨率爲 2560*1600,整塊屏幕的渲染效果極其出色,畫面也很細膩。

內飾的設計用料則是豪華的體現,例如一些高級的皮革以及液態金屬製成的一些零部件。並且通過大量採用新型緞面編織 1K 碳纖維、激光切割真木等考究材質,進一步烘托超豪華氛圍。

當然,還可以選配電子後視鏡,選裝價格大概在 1.6 萬元,只不過由於交通法規的原因選裝該配置需要到 7 月 1 號以後才能交車。

播放視頻

新車還有 PDLC 智能光感天幕,目前的變色天幕主要有 EC、PDLC、SPD 三種大的技術路徑,其中 PDLC、SPD 屬於物理調光;EC 屬於化學調光。

PDLC 天幕主要是通過改變玻璃中液晶分子的排列,使玻璃在透明狀態與霧化狀態間切換。例如 ELETRE 車型上除了可以選擇在後排屏幕上調節天幕,還可以用語音系統進行調節。

整體的隔熱效果還不錯,並且從透明狀態切換到霧化狀態也非常迅速。

全文總結:在開完路特斯 ELETRE 後,我認爲這就是一輛性能+豪華+智能爲一體的車型。無論是內飾呈現出來的豪華程度還是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的能力,我都認爲在這個價位中似乎沒有競爭對手。對了,如果你想要更純粹的體驗,我個人的建議是直接選擇 R+ 版本,並且選裝電子後視鏡(7 月後開始交付)。同時不要選擇四座版本,畢竟四座的形式還是更適合商務出行的場景,五座版本的 SUV 會更加實用。最後,關於路特斯 ELETRE 這款車型你覺得如何?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