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個擾動排排站 彭啓明:有機會成臺!若碰上鋒面預報難度增加

▲彭啓明說,這幾個擾動屬於典型東風波動。(圖/氣象局)

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啓明表示,9月還是颱風旺季,目前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好幾個熱帶擾動「排排站」,有機會成臺氣象專家吳德榮也說,最新歐美模式持續模擬出週四至週六南海有熱帶擾動發展

彭啓明12日說,這幾個擾動屬於典型東風波動,有機會成臺,但沒有把握,還要看未來發展,「不是這三個,後面還有」,目前看往南海去的機會比較大。

彭啓明指出,9月還是颱風旺季,如果颱風碰到鋒面東北風,這幾個因素合在一起,對臺風預測上多了些變數預報難度就會增加,沒那麼好預測。

▼氣象局預報員葉致均表示,菲律賓東方海面目前有個普通低壓。(圖/氣象局)

至於近期是否可能有颱風生成,中央氣象局預報員葉致均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表示,目前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有一個普通低壓,通過菲律賓進入南海後可能會有發展,但發展程度還要持續觀察。

吳德榮則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泄天機專欄提到,週六鋒面南下,天氣轉變,北臺明顯降雨降溫影響程度與熱帶擾動的位置略有關係,有不確定性尚待進一步觀察。

吳德榮說,最新歐洲(ECMWF)模式及美國(GFS)模式,持續模擬出週四至週六南海有熱帶擾動發展,儘管模擬位置及強度皆有差異,模擬的行徑皆向西北西,通過海南島或其南方海面,登陸越南,對臺無影響。

吳德榮進一步分析,如果模擬像歐洲模式,其外圍的水氣將匯入週六抵達的鋒面,而使雨勢增大;但如果模擬像美國模式,則其外圍的水氣對週六抵達的鋒面就無改變,由於是末期的模擬,理論上已有不容忽視的不確定性,需要持續觀察;另外,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兩模式亦皆持續模擬出6天之後,另有熱帶擾動醞釀的跡象,應是未來幾天觀察的重點

▼吳德榮貼出最新歐美模式模擬週五20時天氣圖顯示,南海有熱帶擾動發展;另外,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兩模式亦皆模擬出6天之後,另有熱帶擾動醞釀的跡象。(圖/翻攝「三立準氣象· 老大泄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