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態決定女人一生,不是開玩笑

誠心發問,第一次做女人,有什麼經驗嗎?

要我說,那必定是:好心態決定女人一生。這固然是表情包裡的調侃,不過也是萬千女性共同的心聲:保持好心態,擁有好心情,對女人真的太重要了。

畢竟女人的壓力真的很大。美國CDC的調查顯示,女性抑鬱、焦慮的發病率遠超男性,與情緒問題息息相關的進食障礙患者中,男女比例甚至達到了驚人的3:1[1]。

照理說,人在江湖飄,誰沒個煩心的時候呢,可是爲什麼壞情緒偏偏對女性的傷害這麼大?作爲女人,又該怎麼保持好心態?

女人就更容易情緒化嗎

總有人覺得,女性抑鬱、焦慮的高發是因爲女人太過情緒化,同一件事,男人云淡風輕,而女人卻呼天搶地。言下之意是都怪女生自己太“敏感”了,情緒太“多”。

確實,早期也有一些研究使用自我報告等方法記錄了男性與女性的情緒體驗,並得出了女性的情緒頻率與強度高於男性的結論[2]。不過,後續的研究使用了更豐富的測量指標,卻發現了完全相反的結果。

2016年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就開展了一項實驗。他們分別招募了一批男性與女性參與者,給他們觀看一段誘發情緒的視頻,並記錄他們的心率,視頻結束後讓他們報告自己的情緒體驗[3]。

結果發現,女性雖然報告的情緒體驗更強烈,但是在心率的變化上卻並沒有更大,甚至在有些情緒上,男性的心率變化反而更大,說明男性實際上體驗到的情緒可能反而更加強烈。

而另一份橫跨五大洲、涉及37個國家的研究同樣也發現,在情緒體驗上,男性和女性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情緒種類上,男性往往體驗到更多的強烈情緒(如憤怒),而女性則更多體驗到無力的情緒(如悲傷)[4]。

男人也流淚,只是常在隱秘處獨自哭泣

也就是說,女人在面對事件時情緒化很可能只是基於性別偏見的刻板印象。畢竟,男人不是不會流淚,也可能是習慣了在廁所(或者車底)流淚。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因爲,女性的共情能力更強,所以她們更容易受到別人的情緒的影響呢?

這種看法和上面的假設一樣不靠譜。雖然也有研究發現,女性在共情任務上的表現會比男性更好,然而更新的研究也發現,如果使用間接測量的方式去測試共情能力(例如讓參與者觀看一段故意傷害的視頻,並要求他們判斷傷害者有多壞、需要受到怎樣的懲罰、受害者有多可憐等),男女之間的能力差異就會小得多[5]。

對此,研究者解釋說,直接測量時共情能力男性相對較低,可能只是因爲男性在刻板印象的壓力下,更羞於表現出自己情緒化的一面,實際上兩性的共情能力沒什麼差異。畢竟,陪伴閨蜜聽她傾訴上班的大把破事算共情,路遇不平給地鐵上的壞人一個大逼兜子也可以算共情嘛!

男人也流淚,只是常在隱秘處獨自哭泣

另外,還有一份有趣的研究發現,如果給男性參與者一些金錢獎勵,他們的共情任務表現也能達到和女性差不多的水平,進一步說明了共情能力上的性別差異可能真的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6]。

所以,別再說女人多愁善感了,女人沒我們想象得那麼情緒化,男人也並非是完全沒有情感的冷血動物。好心態決定女人一生,當然也決定着男人的一生。

在情緒面前,女人的生理更脆弱

不過既然女人並非更加情緒化,爲什麼女人受到的情緒困擾更明顯呢?難道是生理因素導致女人天生就和好心態無緣了?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在生理層面,女性更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也就是說,不一定是女性情緒更“多”,而是情緒對女性的影響更“大”。

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的一份研究就發現,在受到情緒喚醒後,女性的生理反應要大於男性,尤其是對於不愉快的情緒,女性會誘發更大幅度的腦電電位,以及驚嚇反射。而這些生理指標和大腦杏仁核、眶額皮質的激活息息相關,這就說明,女性的生理系統受到情緒的干擾可能更大[7]。

感同身受的慰藉,讓淚水成爲釋放而不是負擔

難怪的影視作品中,女主生氣了都要捂一捂胸口,這是身體真的頂不住情緒上來的氣血翻涌啊。

除此之外,與男性相比,女性大腦中血清素的合成率要低得多[18],而血清素是一種對情緒、警覺性、攻擊行爲和疼痛很重要的神經遞質,血清素含量過低可能會增加女性患有重度抑鬱症的風險。

舉個例子,同樣是掛科之後emo,男生可能很快就能滿血復活,第二天起來該吃吃該喝喝,啥事沒有,而女生說不定就一蹶不振了。

更有甚者,還有針對修女的研究發現,心情持續低落的修女,她們的壽命都會比心情愉悅的修女要短一些[17],好傢伙,好心態不僅決定女人一生,連女人一生的長短都決定了。

更讓人頭疼的是,不僅在情緒面前,女性的身體會更脆弱,女性獨有的生理系統還會反過來干擾情緒。

2021年發表在頂級科學雜誌《自然·人類行爲》的一項研究就分析了來自109個國家330萬女性的情緒、行爲和生理數據。他們發現,女性在生理期兩週前會開始出現非常明顯的情緒低落,直到生理期結束後才能恢復平穩。而且在生理期間,女性的情緒波動也會明顯更大[8]。

感同身受的慰藉,讓淚水成爲釋放而不是負擔

所以,廣大男性同胞們,請多體諒一下你們的女朋友吧,生理期帶來的身體痛苦已經夠難受了,還要疊加情緒崩潰,這真的是搞人心態啊,真不是她故意冷落你,經痛得死去活來又emo的時候,就是把愛豆擺她面前,她恐怕都不想理啊!

另外,還有研究關注了更年期的女性,發現在這一過渡期間,女性的情緒低落和經歷重度抑鬱發作的風險明顯增加,而絕經期間的荷爾蒙變化也可能部分導致抑鬱風險增加[9]。

雖然近期也有研究提示,雌性激素對情緒的影響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16],不過總的來說,在保持好心態這件事情上,身體確實給女性拖後腿了,那難道女人就真的沒法保持好心態了嗎?

與其自我內耗,不如向外爭取

生理上的“不靠譜”固然可惜,不過與其沉浸在這種不可控的遺憾中,不如關注我們真正可以改變的。

是的,除了生理因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在影響着女人的“心態”,那就是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

我們都知道,做人好難,做女人更難。

待人接物要八面玲瓏,相夫教子又要軟硬皆施,就連胡圖圖的媽媽這樣“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能文能武的武林第一美人兒”,都有憋不住發瘋的時刻。事情多了,難免有個紕漏。這個時候,性別差異就來了。

有大量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在解釋負面事件時會採取不同的策略:男性更傾向於尋找外部原因,而女性則更傾向於尋找內部原因[10],即便都是內部原因,女性也更容易把原因歸爲不可控因素,而男性則相反。

考試之後,女性更容易自我審視與檢討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就做了一系列研究,揭示了男性和女性在歸因方面的差異。例如,大學生在考試失利時,女性就更容易覺得是自己智商低,而男性則更傾向於覺得是自己對這門課不感興趣或者是自己沒有花心思在這門課上[11]。

所以,這裡也可以解釋前面我們提到的,爲什麼在情緒類型上男女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試想,如果被頂頭上司批評業績不達標,男人恐怕都是“勞資拼死拼活,你還嫌少”,那可不得暴怒麼,輕則菸酒泄憤,重則暴力衝動,把怨氣都撒在外界;而女人則是“我還能保住這個月的績效嗎,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抑鬱焦慮自然是接踵而來,久而久之,甚至可能會發展成習得性無助!

而這樣的歸因模式很可能是社會塑造的結果。

《發展心理學》中一份經典的研究就指出,當四五年級的學生取得糟糕的考試成績時,老師們更多會覺得是女孩不聰明,或者是男孩不努力[12],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下,女孩也習慣了這種負面的歸因模式,並不斷積累負面情緒,最終成爲“歇斯底里的瘋女人”。

所以,扔掉這些固有的思維模式吧,與其自我內耗,不如向外爭取,憑什麼都是我的錯?

與其內耗,不如努力追求提升

而且,研究也發現,面對挫折時,外部歸因可能是一種保護因素,讓我們避免受到負面情緒的侵擾[13]。

這麼看來,老祖宗說得真沒錯:不要責怪自己,要責怪他人。懂了,要不然就是上司領導無方,要不然就是同事拖後腿,反正不可能是我的錯。

另外,積極地表達情緒同樣有利於樹立好心態。

注意,不是隻有積極的情緒纔可以被表達,表達消極情緒可能更有意義,它甚至還能影響到乳腺癌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進展情況[14]。 美國堪薩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與較少進行情緒表達的癌症患者相比,經常通過表達情緒來應對癌症的女性,因癌症相關的就診次數更少、身體也更健康、痛苦程度也更低[15]。

當然了,比起遇到糟心事時還能保持好心態,我更希望女人們遇到的糟心人和事能少一點,沒有好心態也可以過好這一生。

男人也是。

求求了。

參考文獻

[1] Eliot, L., Ahmed, A., Khan, H., & Patel, J. (2021). Dump the “dimorphism”: Comprehensive synthesis of human brain studies reveals few male-female differences beyond size.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125, 667-697.

[2] Brebner, J. (2003). Gender and emo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4(3), 387-394.

[3] Deng, Y., Chang, L., Yang, M., Huo, M., & Zhou, R. (2016). Gender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response: Inconsistency between experience and expressivity. PloS one, 11(6), e0158666.

[4] Fischer, A. H., Rodriguez Mosquera, P. M., Van Vianen, A. E., & Manstead, A. S. (2004). Gender and culture differences in emotion. Emotion, 4(1), 87.

[5] Baez, S., Flichtentrei, D., Prats, M., Mastandueno, R., García, A. M., Cetkovich, M., & Ibáñez, A. (2017). Men, women…who car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n sex differences and gender roles in empathy and moral cognition. PloS one, 12(6), e0179336.

[6] Klein, K. J. K., & Hodges, S. D. (2001). Gender differences, motivation, and empathic accuracy: When it pays to understand.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6), 720-730.

[7] Bianchin, M., & Angrilli, A. (2012). Gender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responses: A psychophysiological study. Physiology & behavior, 105(4), 925-932.

[8] Pierson, E., Althoff, T., Thomas, D., Hillard, P., & Leskovec, J. (2021). Daily, weekly, seasonal and menstrual cycles in women's mood, behaviour and vital signs. Nature Human Behaviour, 5(6), 716-725.

[9] Vivian-Taylor, J., & Hickey, M. (2014). Menopause and depression: is there a link?. Maturitas, 79(2), 142-146.

[10] Ford, Aine M.,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Attribution and Overconfidence in Financial Decisions" (2021). Student Publications. 972.

[11] Beyer, S. (1998). Gender differences in causal attributions by college students of performance on course examinations. Current Psychology, 17(4), 346-358.

[12] Dweck, C. S., Davidson, W., Nelson, S., & Enna, B. (1978). Sex differences in learned helplessness: II. The contingencies of evaluative feedback in the classroom and III.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4(3), 268–276.

[13] Major, B., Kaiser, C. R., & McCoy, S. K. (2003). It's not my fault: When and why attributions to prejudice protect self-esteem.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6), 772-781.

[14] Michael, Y. L., Perrin, N., Bowen, D., Cochrane, B. B., Wisdom, J. P., Brzyski, R., & Ritenbaugh, C. (2005). Expression and ambivalence over expression of negative emotion: Psychometric analysis i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Journal of Women & Aging, 17(1-2), 5-18.

[15] Stanton, A. L., Danoff-Burg, S., Cameron, C. L., Bishop, M., Collins, C. A., Kirk, S. B., ... & Twillman, R. (2000). Emotionally expressive coping predicts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adjustment to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8(5), 875.

[16] Weigard, A., Loviska, A. M., & Beltz, A. M. (2021). Little evidence for sex or ovarian hormone influences on affective variability. Scientific Reports, 11(1), 20925-20925.

[17] Peterson C.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8]Nishizawa, S., Benkelfat, C., Young, S. N., Leyton, M., Mzengeza, S., De Montigny, C., Blier, P., & Diksic, M. (1997).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in rates of serotonin synthesis in human bra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PNAS, 94(10), 5308-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