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養老機構中95%以上老年人來自北京 “銀髮族”爲何熱衷跨城養老?

閱讀提示

時下,很多老年人選擇離開原先的居住地,搬到周邊的市縣居住養老。老年人熱衷跨城養老一方面是因爲性價比更高,另一方面則因爲區域一體化發展讓異地生活更舒適便捷。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等地都在積極探索區域一體化養老。

3月23日一大早,王瑩和愛人帶着孩子乘坐2個多小時的高鐵前往河北省秦皇島市。這天是週末,他們按每月一次的慣例去看望父母。3年前,王瑩的爸媽來到離北京不遠的秦皇島,開啓了他們的養老生活。

跟王瑩的父母一樣,時下很多老年人選擇離開原先的居住地,搬到周邊的市縣居住養老。記者通過採訪瞭解到,老年人熱衷跨城養老一方面是因爲性價比更高,另一方面則因爲區域一體化發展讓異地生活更舒適便捷。

在多種方案中選擇跨城養老

最近半年,朱靚靚一直在忙着給父母的養老房裝修。在上海定居後,同爲獨生子女的朱靚靚夫婦一直在考慮雙方父母如何養老的問題,在上海再買一套房或在同一小區租兩套房成本都很高。最終,在和家人商量後,朱靚靚決定在上海周邊的江蘇省崑山市澱山湖旁購入一棟3層小樓供3個家庭共同居住。

“一樓和二樓都有露臺,還有戶外花園,雙方父母的兩層樓我還特意設計了適老化的坡道和房間,這樣居住互不干擾又能彼此照顧,這在上海肯定是實現不了的。”朱靚靚對自己的決策很滿意,“崑山離我工作的上海市青浦區很近,搬過來以後我上班車程也就半小時。”

記者採訪發現,在考慮養老問題時,面臨一代管三代的境遇,住房和其背後的經濟負擔是很多家庭遇到的首要問題。此外,醫療資源保障、居住環境、中老兩代人是否同住、是否方便照顧老人等也是“銀髮族”選擇在哪養老的考慮因素。

“他們接受度還挺高的,主動提出要來這邊養老,感覺很不錯。”王瑩說,在去秦皇島度假幾次之後,她爸媽便動了跨城養老的心思。這裡離北京近,氣候、飲食都能習慣,夏天還更涼快,重點是附近有很多從北京來養老的叔叔阿姨,父母和他們也能聊得來。

政策支持助力高質量養老

對於身旁需要有人照顧、年紀更長的老年人來說,他們更傾向於選擇養老機構。前些年在朋友介紹下,來自北京市西城區的徐奶奶搬到了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一家健康養護中心。

“雖然不在北京,但品質相當的養老機構要比北京優惠很多,打車一個多小時就到家了。”徐奶奶對記者說。目前,該養護中心5000餘名老人中有95%以上來自北京。

《關於進一步深化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行動方案》《關於推進京津冀養老政策協同的若干措施》……近兩年,多項聚焦京津冀地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政策發佈,爲京津冀異地養老服務加分助力。爲推動京津冀養老項目向河北具備條件的地區延伸佈局,河北提出以環京地區爲重點,謀劃建設一批旅居、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醫養和培訓療養機構轉型項目,構建“一區、一圈、三帶”的康養產業發展格局。

2020年6月,北京市西城區率先實施老年人赴津、冀、蒙異地康養扶持辦法,在經民政部門備案的養老機構住滿3個月之後,每人每月可享受600元服務補貼。此外,按照廊坊市與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簽訂的《通武廊養老工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廊坊域內養老機構收住京津老人,可享受每牀每月100元至700元的運營補貼。

長三角也在積極探索區域一體化養老。近日,首屆“長三角康養產業對接會”在安徽省宣城市廣德市舉行,會上宣佈廣德將以“一號工程”的高度推進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全力打造世界級“康養名城”。

跨城養老有“醫”靠

跨城養老後,日常生活方便了,老年人的就醫購藥需求能否滿足?跨城之後醫保能報銷嗎?記者瞭解到,醫養結合成爲衆多養老機構的一大特色,同時,多地不斷深化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讓異地就醫更加便捷。

“前幾年,我經常犯眩暈症,一犯病就感覺天旋地轉,不敢睜眼睛,也不敢活動。一活動就想嘔吐,每次犯病時我只要按下房間內的緊急呼叫器,醫護人員馬上就會到來,讓我覺得特別安心。”住在河北廊坊三河市一家養護中心的王奶奶回憶說。如今89歲高齡的她,3個子女都在國外工作,在選擇養老機構時首先關注的是醫療保障。

據這家養護中心的負責人介紹,該中心日常有保健醫生定期體檢、慢病管理、健康指導等服務,養護中心內有按照二級社區醫院標準建設的綜合門診部,能夠進行日常診療、開藥,可以滿足小病、慢病、常見病的診療需求。如果遇到大病重症,保證在15分鐘之內送到河北燕達醫院,形成三級醫療服務體系。

“去年冬天,我媽牙疼了不少天,但她擔心異地報銷不了,嫌花費高,就想忍一忍,有時間回京再看。後來,她實在疼得不行才告訴我,我們到當地醫院看病後,發現北京的醫保卡也能直接刷。”王瑩對記者說。

記者瞭解到,自2023年4月1日起,京津冀各統籌區參保人員持社會保障卡或醫保電子憑證在京津冀區域內所有定點醫藥機構住院、普通門診就醫、購藥等,均視同辦理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可直接享受醫保報銷待遇。

據上海市醫療保障局介紹,目前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覆蓋長三角41個城市和2.38萬家醫療機構;上海市已開通跨省異地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服務醫療機構644家;長護險結算實現長三角區域延伸,32家連鎖品牌養老機構納入試點;就醫免備案直接結算等醫保事項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同城化;異地藥店購藥醫保直接結算,覆蓋示範區內872家定點零售藥店。(文中部分受訪者爲化名)(安彥璟)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