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升格發展落差將拉大 學者揭一關鍵指新竹縣市合併是假議題

新竹縣市僅隔一條頭前溪,40年前分家後,近來縣市合併成熱門話題。(羅浚濱攝)

新竹縣、市僅隔一條頭前溪,分家40年後,縣市合併近日成熱門話題,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紀和均指出,對地方治理學者而言,新竹縣市合併本質上是「假議題」!

紀和均說,新竹縣市若合併升格,整體稅收並不會增加,反會造成原市區與原縣區的發展落差更被拉大,這從合併後的臺中市、臺南市與高雄市已明白顯現。

其次,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後,新竹市沒有什麼改變,但新竹縣的鄉鎮市全降格爲「區」,將失去自身的人、權、錢,再加上尖石和五峰兩個以原民爲主的鄉,依據地制法的規定會單獨維持具地方自治團體資格,獨立爲公法人的尖石區和五峰區,造成一市兩制。

紀和均認爲,新竹縣市應強化的是跨域合作與跨區治理,重點更應該放在地制法中央監督權的改變,行政區劃法的立法與財劃法的修正,這樣纔有助於地方自治,單純的升格,改變不了什麼現況。

「制度不一定有問題,有問題往往是人!」新竹縣議員連鬱婷認爲,不管縣市長怎麼說縣市合併,都必須思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否則只爲特定人而改變的制度,終究也會因「人」而出現其他問題。

竹東鎮長張順朋說,40年前新竹縣市分治是在欠缺民衆討論下的威權決定,結果40年後的縣市合併,好像又將在民進黨強人主導下的政治決定,地方人士都認縣市若要合併,應該要聽取鄉鎮市長和議員的看法,大家都坐下來好好談合併方向,合併後鄉鎮的利基點在哪裡,若強行合併將是臺灣民主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