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公司押注電動車,拿到數億融資!
文/楊松編輯/鄢子爲
12月19日,悠跑科技宣佈,完成B輪融資,募資數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由合肥產投領投,徐州產發基金以及博世集團旗下博原資本跟投。
“這輪融資,花了一年時間。”一個月前,悠跑科技CEO李鵬在接受《21CBR》記者專訪時感慨,當下,融資是創業公司的“一把手工程”,自己至少一半的精力用在上面。
悠跑總部在合肥,是一家以滑板底盤爲核心能力的新型電動車公司,通過整合供應鏈,賦能全球電動車玩家造車。
李鵬於2021年創立悠跑,創始團隊核心成員,來自汽車主機廠、芯片、互聯網等科技公司。
他現年45歲,擁有中歐工商管理學院EMBA,曾在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Autoliv、德國汽車電子巨頭大陸工作,有超15年的管理經驗。隨後,他進入智能駕駛企業地平線。
其創業前的最後一份工作,是擔任長城汽車副總裁及數字化執行官,規劃和主導智能化轉型。
聚焦滑板底盤市場,悠跑提供標準化UP超級底盤、定製化整車產品,以及軟硬一體的核心繫統方案。
所謂滑板底盤,是指將電動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以及線控制動等零部件,集成到一個平滑的底盤上。基於該底盤,車企可將研發週期縮短至12~18個月,用更低的成本,造出新款電動車。
從商用物流場景切入,悠跑超級VAN,累計獲得來自北美、歐洲、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超5.3萬臺訂單。
今年,悠跑科技已經實現數千萬元營收。李鵬預計,2025年,公司將加快交付車輛及底盤產品,增加收入。
以下爲李鵬自述,經編輯整理:
募資攻堅
創業耗老闆,是體力活。我要花很多精力,參與研發管理、產品定義等事宜,還要花大量時間募資。
這幾年,明顯變老了,白頭髮零星冒出來,鬍子全白了,算是“加速折舊”。
我經常跟同事講,以前在大公司,有事靠“刷卡”;身在創業公司,很多事主要靠“刷臉”。
現在的資本環境之下,我選擇All In,是要把自己的職業生涯,甚至是個人財富,都投進去。
前老闆“凱哥”(餘凱,地平線創始人兼CEO),是悠跑的股東,也是我的創業導師之一。他曾經跟我講,“作爲一個創業者,你要牢牢記住,最後的情況一定和出發時不一樣,必須學會接受,不能有執念”。
每一個創業者,都像在開一架千瘡百孔的飛機:在跌落的過程中,要去編織翅膀,在摔到地面之前,努力飛起來。
CEO的首要任務,是募資,我個人至少一半的精力,放在融資上。
悠跑新一輪的融資,能夠成功交割,離不開運氣。我們既得到了老股東的認可,也有新加入的地方國資徐州經開的大力支持。
我沒有體制內的工作經歷,但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講道理、講誠信。我們與地方國資談融資,不是說哪個地方給的錢多,就去當地,而是先考慮悠跑的運營訴求與地方的產業資源是否達成一致。
融資過程中,我們曾和合肥政府開了幾次會,會議內容詳細、務實。不知不覺,天色已晚,大家一邊開會,一邊吃盒飯。討論完了,我們趕最後一班火車回上海。合肥政府的工作作風,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這種高效、透明的溝通,出乎我的意料。2023年5月,悠跑選擇將總部落在合肥。
徐州,是北方一個重要的裝備製造基地,當地知名企業有徐工集團。當地領導對於徐州在裝備製造業產業鏈上的優勢,如數家珍。
沒談合作前,徐州國資相關負責人,深入研究了滑板底盤,認爲這跟當地的裝備製造業產業鏈、整個城市的DNA非常符合。
悠跑已在當地設立了子公司,與產業鏈上下游形成聯動。
縮短週期
悠跑注重科技創新,公司擁有近200名員工,90%都是研發人員。
成立第二年,公司就發佈了UP超級底盤和UP SPACE超級艙體兩個產品;到了2023年3月,推出可量產全線控滑板底盤;2024年,悠跑超級VAN進入交付階段。
這次融資完成以後,我們會加快量產交付,提升產能。
悠跑共有兩條產品線。
一是整車產品,聚焦城市物流場景,悠跑跟廈門金龍集團合作,推出電動廂式貨車“超級VAN”。
時間拉回到2023年7月,廈門金龍集團高管到辦公室來看車,認可滑板底盤技術,成爲悠跑“Powered by U POWER”的首個合作伙伴。
該整車產品已經下線,我們加班生產,2025年會向客戶大規模交付。
二是滑板底盤,我們已有三個製造基地,滿足不同類型客戶的交付需求。
滑板底盤,提出了“預集成”概念,類似於電子產品裡面的主板或者是標準件,可以提高行業效率,避免重複製造輪子。
它也是一個智能技術底座,上層交互端,是供軟件迭代的智能化中臺,助力客戶打造生態運營體系,獲取更多利潤。
我們將傳統的“整車一體式開發”,調整爲“上下分體式開發”,縮短研發週期,降低成本。傳統汽車的開發週期,通常需要48個月,成本高達數億美元。新模式下,新車研發週期可以縮減至12個月左右,成本縮減至1億美元。
公司一成立就在做全球化佈局,在硅谷組建團隊,目前有20人。悠跑堅持“在全球爲本土”戰略,團隊與當地企業研發合作,服務海外市場。
今年1月,我們向美國造車新勢力Olympian Motors交付了悠跑UP超級底盤。基於我們的滑板底盤,它造出的整車,已經在美國合法上路,跑在舊金山大橋上。我們預估,未來有一半收入會來自海外。
大型主機廠,也是公司客戶,未來會公佈具體合作情況。
整車和底盤,兩條產品線今年完成蓄力,明年會真正發力。經營方面,今年沒有設定財務目標,整車一旦量產,檢驗產品的就是銷量。
聚焦場景
我們是爲“場景”造車,關注的是具體場景下的需求。
一個公司存在的價值,是爲用戶創造價值。任何一個產業成熟之前,變化最快的,是市場需求。基於滑板底盤,悠跑可以讓場景擁有者,以極短的週期、極低的成本,做出來一款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
中國車企要從“只有巨大規模投入,才能造車”的迷思中走出來。
規模不是問題,其帶來的成本分攤纔是問題。保時捷規模不算大,其利潤率卻是汽車行業裡最好的。
具體來看,我們看好滑板底盤在物流、公共出行、無人車等場景裡的運用。
我們的客戶,也不一定是車企。比如某個國家的電網企業,跟我們合作打造了一個產品,只在當地賣。它在銷售產品時,沒有轉移電池的所有權。這和國內的“車電分離”有一點差別,其把電池做成了一個流量的入口。
部分企業也看到了滑板底盤的價值,包括寧德時代等廠商。
到2030年,全球新增的車輛當中,至少有一半是新能源的,差不多是4500萬臺。
其中,三分之一車輛的底盤,來自堅持全棧自研的車企。市場對這類企業要求高,窗口期一旦錯過,很難被複制,比如比亞迪、特斯拉等。
部分會採用類似悠跑這樣的獨立底盤品牌;剩下三分之一車輛的底盤,採用自研和採購混合模式。
按照目前的進度,我們預計,明年會實現正向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