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淇縣:智能工會驛站24小時不打烊

中工網訊 4月18日晚上9時許,外賣員小孫走進河南省鶴壁市淇縣高村雨露社區智能工會驛站,坐在按摩椅上休息,卸下一天的疲憊。

高村雨露社區位於淇縣泰山路與赤水河路交叉口,緊鄰電子產業園,輻射周圍居民住宅小區、產業園區等,環衛工人、外賣員、快遞員等戶外勞動者、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較爲集中。24小時智能工會驛站的開通,爲各行業勞動者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工會服務的便捷。爲更好便利職工,該工會驛站實現了從傳統服務模式向智能化服務的轉變,包括新增24小時智能門禁系統、物聯網管理設備等,對年紀較大、操作智能手機困難的勞動者,可撥打門上張貼的電話與工會驛站管理員聯繫,由工會驛站管理員用手機爲其遠程遙控開門。

這座新投入使用的24小時智能工會驛站,是按照實施鶴壁市總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雙15工程”三年行動計劃,以“智能化、數字化”技術爲支撐,爲職工提供24小時智能服務,優化戶外勞動者服務水平的要求高標準建設。該驛站的投用,標誌着淇縣總工會實現了“全天候、不打烊”服務職工的智能服務轉變。

“戶外勞動者在哪裡,驛站就建設到哪裡,服務就跟進到哪裡。”這是淇縣總工會的承諾,也是行動。通過精準選址佈局,淇縣基本實現驛站城區社區全覆蓋,並依託社區、商圈樓宇等,打造多個黨羣服務陣地,形成“15分鐘工會服務圈”,讓戶外勞動者在15分鐘內就能找到一個工會服務站點。

下一步,淇縣總工會將持續深化智能工會驛站建設,推動建立更多24小時智慧化工會驛站。探索工會驛站服務模式,充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主動延伸服務觸角,精準對接新就業羣衆的需求,以智能化、數字化技術爲支撐,高效集成服務功能,不斷充實驛站服務內容,使之真正成爲戶外勞動者的能量補充中轉站、政策理論宣傳站、技能提升加油站、幫扶職工前哨站、傳遞愛心接力站,讓戶外勞動者隨時感受到“孃家人”的溫暖。

(河南工人日報記者 張瀟予)

來源:中工網